时间: 2025-04-24 22:2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20:49
畏暑经旬不涉街,
蠖轩孤坐壁生苔。
出檐碧笋犹争长,
映户丹榴故后开。
双蝶风前愁夜去,
一蝉雨外送秋来。
曹南瘦弟应相忆,
白首迁兄未放回。
在酷热的天气中已经十天没出门,孤独地坐在蠖轩里,墙壁上长满了青苔。屋檐下的碧绿竹笋还在争相向上生长,窗外的丹桂在秋天的最后一刻才开花。风中双双飞舞的蝴蝶让我忧愁夜晚的离去,窗外的蝉声在雨中送来了秋天的到来。曹南的瘦弱弟弟应该会想念我,而白发苍苍的迁兄却未能归来。
晁补之(约1055年-1120年),字德明,号惭愧,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常反映个人情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笔触描写生活的点滴。
此诗作于诗人避暑期间,表达了他在炎热的夏季中孤独的心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提及的“曹南”和“迁兄”均是与他有着深厚情谊的人,诗人在此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映衬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心境与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畏暑经旬不涉街,蠖轩孤坐壁生苔”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状态,因酷热而不愿出门,独坐在凉亭中。这里的“壁生苔”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潮湿,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的加深。
接下来的两句“出檐碧笋犹争长,映户丹榴故后开”通过对竹笋和石榴花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生命的顽强与美好。它们的生长与开放象征着希望与生机,然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后半部分则通过“双蝶风前愁夜去,一蝉雨外送秋来”展现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与季节更替的主题。蝴蝶和蝉分别象征着夏天的欢愉与秋天的寂寥,诗人在此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忧伤。
最后两句提到“曹南瘦弟应相忆,白首迁兄未放回”,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诗人虽身处幽静之地,心中却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与思念,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惜。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蠖轩”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建筑
C. 一种乐器
D. 一种动物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不愿出门?
A. 因为下雨
B. 因为害怕炎热
C. 因为生病
D. 因为工作忙
填空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