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4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43:43
沉饮非荒宴,凛然忽颓山。
或人欲问事,已醉不能言。
古来亦如此,名字垂千年。
但问酒中适,岂计饮者传。
喝酒并不是为了荒唐的宴会,
我心中清醒却又无所依靠。
如果有人想问我事情,
我早已醉得说不出话。
古往今来都如此,
那些名字流传千年。
只问酒中的快意,
又何必计较饮者的传说。
晁补之(约1050年-1120年),字任之,号紫阳,宋代诗人,文学家。晁补之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酒为题材,表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其作品多涉及隐逸、饮酒、自然等主题。
这首诗是晁补之在饮酒时所作,受到陶渊明的影响,表达了他对饮酒的理解与体悟。在当时,文人雅士常以饮酒为乐,寻找精神寄托,晁补之通过此诗探讨了饮酒的意义与价值。
这首诗以“沉饮非荒宴”开篇,明确了诗人对饮酒的态度,抒发了他对饮酒的独特理解。诗人强调饮酒并非盲目的狂欢,而是一种清醒的选择,这种选择使他在面对世俗的纷争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凛然忽颓山”,更是将这种清醒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身处醉酒之中,心中却依然秉持着一种坚定与严肃。
“古来亦如此,名字垂千年”一联承接前文,指出饮酒的传统与历史,表明诗人并不是孤立无援的,而是踏着历史的足迹,与古人对饮酒的情感产生共鸣。最后“但问酒中适,岂计饮者传”,则是对饮酒本质的深刻思考,真正的乐趣在于酒中,至于饮者的名声与传说,实在是无关紧要。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饮酒的哲理思考,传递出一种洒脱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体现了对饮酒的独立思考,表现了诗人对自我内心的追求与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强调了饮酒中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而非外界的评价。
“沉饮非荒宴”中的“荒宴”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古来亦如此”是指:
“但问酒中适”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