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2:30
原文展示:
半生客荆楚,历览非一隅。宁知城东路,有此梅万株。瘦马路晓寒,清风起菰蒲。度溪上平坂,顿觉景物殊。霏雪下晴昼,香雾迷前驱。近坡与远岭,玉立同一区。老树固瑰特,小枝亦敷腴。有如众君子,汇聚德不孤。精粗无可拣,酥酪与醍醐。千株未觉多,此语信不诬。班荆或小憩,沽酒时一斟。胜赏谅难尽,昭质知不渝。我有一亩园,丘壑正盘纡。念此缟袂侣,岁晚足我娱。来游自今始,琴书与之俱。回首桃李场,冷淡莫邪揄。
白话文翻译:
半辈子都在荆楚之地漂泊,所见所闻并非仅限于一隅。谁能想到城东的路上,竟有如此多的梅花。清晨骑着瘦马,感受着寒风,穿过溪流上的平坦地带,突然发现景色变得不同寻常。晴朗的日子里,雪花飘落,香气弥漫,让人迷失方向。近处的山坡和远处的山岭,梅花玉立,同在一个区域。老树固然奇特,小枝也丰满。就像众多君子,聚集在一起,德行不孤。无论是精细还是粗糙,都像是酥酪与醍醐一样。即使有千株梅花,也不觉得多,这话确实不假。有时在荆棘中稍作休息,有时买酒小酌。这样的美景实在难以尽赏,但梅花的本质始终不变。我有一块园地,山丘和沟壑曲折蜿蜒。想到这些梅花伴侣,晚年足以让我快乐。从今天开始来游玩,带着琴书一起。回首那些桃李盛开的地方,感觉冷淡,不再吸引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张栻是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长沙城东梅坞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梅花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创作背景可能是在作者游历或居住于长沙期间,被城东梅坞的梅花所吸引,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独特。诗中,“半生客荆楚”一句,既表达了作者长期的漂泊生涯,又为后文的梅花美景铺垫了背景。“宁知城东路,有此梅万株”突出了梅花的壮观,给人以惊喜之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瘦马路晓寒”、“霏雪下晴昼”等,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盛开的场景。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梅花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欣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