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8:31
幽岩石径苔痕曲,
千峰染就高低绿。
风激梵声寒,
松涛助夜湍。
云埋欹路断,
日落樵归半。
新笋接篱腰,
吟情渡小桥。
在幽静的山岩间,石径弯曲,湿润的苔藓铺满其上;
千座山峰染上了深浅不一的绿色。
清风吹来,带着低沉的佛音,寒冷的气息袭来;
松林的涛声助长了夜间潺潺的流水声。
云雾弥漫,倾斜的路被遮断,
夕阳西下,樵夫正在半路归家。
新长出的竹笋紧靠着篱笆,
我在小桥上吟唱着情怀。
诗中提到的“梵声”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思考与感悟。古代文人常将山水与佛教结合,体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储贞庆,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菩萨蛮》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山林环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菩萨蛮》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幽静的山林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开篇以“幽岩石径苔痕曲”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深的氛围,给人以身处自然的感觉。接着“千峰染就高低绿”,呈现出山峦的层次感,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丰富。此时,清风拂面,带来了“梵声”,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声音,也引入了佛教的文化意象,增添了诗的深度。
“松涛助夜湍”,通过声音的描写,表现出夜晚的宁静与松林的生机,诗人似乎在夜色中与大自然对话,感受到一种灵魂的归属。接下来的“云埋欹路断”,则让人感到一种迷失与寻觅的情绪,仿佛在探寻人生的意义。最后两句以新笋与小桥结束,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在宁静中流露出哲思,在细腻中表现出情感,完美地融合了自然与人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梵声”指的是什么?
“日落樵归半”中的樵指的是:
诗中描绘的环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