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6:56
三年客京辇,憔悴难具论。
挥汗红尘中,但随马蹄翻。
人情贵往返,不报生祸根。
坐令平生友,终岁不及门。
南来实清旷,但恨无与言。
不谓广陵城,得逢刘与孙。
异趣不两立,譬如王孙猿。
吾侪久相聚,恐见疑排拫。
我褊类中散,子通真巨源。
绝交固未敢,且复东南奔。
在京城做客三年,憔悴得难以言表。
在红尘中挥汗如雨,只能随马蹄翻飞。
人情重视往来,而不报答生死之根。
使得平生的朋友,整年都无法相见。
南方的确是清旷的,但恨无人与我倾诉。
没想到在广陵城,竟然遇到了刘和孙。
我们之间的兴趣无法并存,犹如王孙与猿。
我们这些人久聚一处,恐怕会被疑心排斥。
我在这狭小的圈子中散乱,而你却通达真理的源泉。
绝交我固然不敢,但我仍将东南而去。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文均有很高的成就,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苏轼的作品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对友人的思念及对社会的关怀。
《孙巨源》写于苏轼在京城生活期间,反映了他因身处官场而感到的孤独与困扰,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感慨,也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孙巨源》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与友谊感悟的诗作。诗人在京城生活三年,经历了权力中心的纷争与人情冷暖,心中难免感到憔悴与孤独。首联以“憔悴难具论”开篇,直入主题,抒发了他对当下生活的无奈与失落。
诗中“人情贵往返,不报生祸根”一句,深刻揭示了当时人际交往的表面化与功利化,常常让人感到孤立无援。接下来的“坐令平生友,终岁不及门”则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甚至在岁月的消磨中,连见面的机会都变得渺茫。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南来实清旷,但恨无与言”,展现了他对南方清静生活的向往,但又因无人与之分享而感到遗憾。“不谓广陵城,得逢刘与孙”一句,意在表达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遇到知己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苏轼以其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情感,将个人的孤独与思考融入了对社会的深刻观察,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冷漠与孤独,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孙巨源》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广陵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人情贵往返”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