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5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57:51
五丈观音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海国风涛拥万寻,此身何翅直千金。
涉波直现昂藏相,结屋还坚报施心。
圆得诸方传转智,幸存一半有观音。
阴廊谁立苔碑在,只载三朝法驾临。
这首诗描绘了海国的波涛汹涌,诗人感叹在如此波涛之中,自己如同没有翅膀的飞鸟,无法高飞。尽管如此,他仍然勇敢地涉水而行,心中坚定。诗中提到通过修行得到了智慧,幸好还有观音菩萨的庇护。在阴暗的走廊里,残留的苔藓碑铭提醒人们三朝的法驾曾经到来。
作者介绍:董嗣杲(约920-982),字道元,号惭愧居士,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佛教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心境的结合,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及对观音菩萨的信仰寄托。
《五丈观音》通过描绘波涛汹涌的海洋景象,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困难与挑战。开篇的“海国风涛拥万寻”便给人一种浩瀚与无畏的感觉,仿佛诗人正置身于大海之中,感受到自然的力量。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无奈,诗人感叹“此身何翅直千金”,表明虽然人身处险境,却无能为力。
在后文中,诗人通过“涉波直现昂藏相”展现了他勇敢面对困难的决心,尽管生活充满波折,但他心中坚定,如同“结屋还坚报施心”,寓意着内心的安宁与信仰的坚定。
最后两联则引入了观音菩萨的形象,象征着智慧与慈悲。诗人感叹“幸存一半有观音”,表明信仰给了他勇气和力量。结尾提及的“苔碑”,则是一种历史的回顾,提醒人们即使权威和辉煌都会消逝,唯有智慧和信仰能超越时空,永存人心。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灵性,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佛教思想的敬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信仰、勇气与智慧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信仰的执着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观音”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智慧与慈悲
C) 权威
D) 战争
填空题:诗人通过“涉波直现昂藏相”来表达他面对困难时的____。
判断题:诗的最后一两句提到的“法驾”指的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