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苏公堤》

时间: 2025-05-01 13:47:37

诗句

青红一线界沙堤,日日香风逐马蹄。

三月桃花无浪起,六桥柳色有莺啼。

官亭飞盖春相接,酒舍收旗晚自迷。

游子岂知坡老意,两山长拥夕阳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7:37

原文展示:

青红一线界沙堤,日日香风逐马蹄。
三月桃花无浪起,六桥柳色有莺啼。
官亭飞盖春相接,酒舍收旗晚自迷。
游子岂知坡老意,两山长拥夕阳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青红相间的沙堤边界,香风每天都追逐着马蹄声。三月的桃花没有波浪般的起伏,六座桥边的柳树上有黄莺在鸣叫。官亭上飞舞的帷盖与春天相接,酒舍收起了旗帜,傍晚时分让人迷醉。游子又怎能理解这坡上的老者的心情呢,两山在夕阳下长久地相拥。

注释:

  • 青红一线:指沙堤上的青色和红色的界限。
  • 香风逐马蹄:香风随马蹄声而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
  • 桃花无浪起:桃花盛开,似乎没有波浪般的激动,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美。
  • 六桥柳色有莺啼:六座桥边的柳树绿意盎然,有黄莺在啼叫,生动描绘出春天的景象。
  • 官亭飞盖:官亭的帷盖随春风飘动,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酒舍收旗:酒舍在傍晚时分收起了旗帜,暗示着一天的结束。
  • 游子岂知坡老意:游子对坡上的老者的心情并不了解,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两山长拥夕阳西:两座山在夕阳下长时间相拥,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子真,号贞观,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田园,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情世故的思考与哲理。

创作背景:

《苏公堤》作于董嗣杲游历苏州时,苏公堤是当地著名的景点,诗中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游子的心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苏公堤》是一首描绘春景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验。诗的开头通过“青红一线”将沙堤的色彩分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日日香风逐马蹄”,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气息,仿佛可以听到马蹄声和感受到香风的轻柔。

“桃花无浪起,六桥柳色有莺啼”则将视线转向桃花和柳树,形成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春日景象,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与珍视。随后,诗中通过“官亭飞盖春相接,酒舍收旗晚自迷”描绘了人们在春日的欢聚,酒舍的温馨景象,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惬意与愉悦。

最后两句“游子岂知坡老意,两山长拥夕阳西”,则引入了游子与老者之间的情感隔阂,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融,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思考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红一线界沙堤:描绘沙堤的颜色分界,象征自然的美。
  2. 日日香风逐马蹄:表现春天的气息与生动景象。
  3. 三月桃花无浪起:桃花绽放,宁静而美丽,表达春的柔情。
  4. 六桥柳色有莺啼:柳树与鸟鸣构成春天的生动画面。
  5. 官亭飞盖春相接:官亭的帷盖随风飘动,象征春天的来临。
  6. 酒舍收旗晚自迷:酒舍傍晚的宁静让人沉醉,体现生活的惬意。
  7. 游子岂知坡老意:游子与坡老之间的隔阂,反映人情的复杂。
  8. 两山长拥夕阳西:两座山在夕阳下的相拥,展现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情感的寄托,如“青红一线”。
  • 拟人:通过“逐马蹄”赋予风以动作,增强生动感。
  • 对仗:如“桃花无浪起,柳色有莺啼”,增强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流逝、人与人之间情感隔阂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沙堤:象征着生机与宁静的自然景观。
  2. 桃花:代表春天的美丽与希望。
  3. 柳树:象征着柔韧与生命的延续。
  4. 黄莺:象征着春天的活力与欢快。
  5. 酒舍: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情趣与社交。
  6.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红一线”指的是什么? a) 沙堤的颜色
    b) 桃花的颜色
    c) 酒舍的颜色
    答案:a) 沙堤的颜色

  2. 诗中“游子岂知坡老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老者的崇敬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游子的祝福
    答案:b) 对人生的思考

  3. 诗中提到的“六桥柳色有莺啼”中,“莺”代表什么? a) 生命
    b) 自然美
    c) 春天的欢快
    答案:c) 春天的欢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比较《苏公堤》和《春晓》,两者都描绘春天的美景,但《春晓》更侧重于晨景的宁静和生机,而《苏公堤》则通过游子的视角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作品选》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苏公堤》的意境和情感,并在学习中加深对古诗词的欣赏与认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城南杂咏二十首·濯清亭 次韵许深父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 城南杂咏二十首 兰涧 张子真杨政光吴德夫追路湘源赋此以别 别离情所钟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 其二 平时兄弟间十三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其八 二月二十日野步城南晚与吴伯承诸友饮裴台分 用元晦定王台韵 送零陵贾使君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难分难舍 凝结 渊亭山立 耸肩曲背 匸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雠衅 赤字旁的字 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毛字旁的字 良苗怀新 水木明瑟 八字旁的字 娇开头的成语 肆虐逞威 西池金母 勤政 零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