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3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37:52
江行遇风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风急难开船,高浪泼银屋。
下水辄畏之,病篙舌愈缩。
商人货物重,久谙风信熟。
我舟轻抵叶,帆破无完幅。
归心劈箭忙,傍晚犹颠狂。
忽将絮帽披,沙头寻酒坊。
欲滞两三宵,船上无赢粮。
转晴赖晓霜,中夜祈彼苍。
这首诗描绘了在江上航行时遇到恶劣天气的情景。风急浪高,船只难以启航,高浪像是泼洒进船舱的银色水流。船一旦下水,我不禁感到畏惧,舌头因病愈加无力。商人的货物沉重,他们对风浪的习惯了解已久。而我的船轻如树叶,帆也破了,无法维持航行。心中归家的急切如箭般刺痛,傍晚时分仍然感到颠簸。忽然将帽子披上,想要在沙头寻找酒坊。想要停留两三天,但船上没有足够的粮食。转眼天晴,依赖于清晨的霜冷,半夜时分我祈求苍天保佑。
董嗣杲(生卒年不详),字德明,号子云,宋代诗人,擅长古体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舟行为题材。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水路交通发达,商贸繁盛。诗人或许是在一次江上航行中遇到突如其来的风浪,感受到归乡的急切与无奈,因而作此诗以抒发心中感受。
《江行遇风》是董嗣杲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描写在江上航行时遭遇的恶劣天气,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及对归乡的渴望。开篇的“风急难开船,高浪泼银屋”,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出风浪的猛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接下来的“下水辄畏之,病篙舌愈缩”,则表达了诗人对航行的恐惧与无奈,病痛更是加重了他的困境。
诗中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商人们的沉重货物与诗人的轻舟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独特的处境与心态。急切的归心与无奈的现实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矛盾的情感。最后几句,诗人寻找酒坊以解忧,却发现船上没有粮食,转而祈求苍天保佑,体现出一种无奈与对生活的无力感。
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描写,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航行中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命运的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航行时遭遇风浪的无奈与对归乡的渴望。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反映出人生的艰辛与对命运的感慨。诗人对生活的无力感与对自然的敬畏交织,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诗中“风急”指什么?
A. 风很小
B. 风很大
C. 风平浪静
答案:B
诗人对商人的看法是什么?
A. 同情
B. 轻视
C. 钦佩
答案:C
“归心劈箭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宁静
B. 急切
C. 无忧
答案:B
《夜泊牛渚怀古》中的孤舟与《江行遇风》的船只都反映出诗人对航行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多地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孤独感,而后者则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归乡的急切。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深刻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