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1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11:54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陇山途中所见所感。他从一个驿站赶往另一个驿站,骑马如同星星般流转。清晨出发于咸阳,傍晚时分来到了陇山之巅。陇水的哀鸣声让人愁苦,沙尘扑面而来,马儿因奔走而满身是汗,雾霭与露水凝结在貂皮衣上。西方的某家子弟,自称是新封的侯爵。前一个月我从安西出发,路途无停留。都护还未到达,来时在西州。十天走过沙碛,整天风不停息。马儿在碎石中奔跑,四蹄都流出了鲜血。为王事远行,自己却没有任何所求。也知道边塞的艰苦,岂是为了妻子而谋?山口的月亮快要升起,先映照了关城的楼阁。溪流与松风,在静谧的夜晚相互轻吟。依靠着归家的梦,边塞的忧虑颇多。与朋友携手同行,便不再担心前路漫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763年,卒年不详,以其描绘边塞风光和士兵生活的诗歌著称。他的诗兼具豪放与细腻,情感真挚,尤其擅长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岑参出征之时,表现了他在艰苦的征途上,面对自然险恶与内心孤独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士人们多为国家征战,离乡背井,饱受离愁别绪。
这首《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陇山途中跋涉的艰辛与忧愁。诗的开头“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形象地展现了奔波不息的旅程,令人感受到那种急促与匆忙。接下来的描写则让人更为沉浸在这份孤独与忧愁之中,“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水流的哀鸣与旅途的艰辛交织,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愁苦。
诗中反复出现的自然意象,如沙尘、雾露等,既是对环境的真实写照,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忧虑与负担。特别是“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以极为生动的画面传达出旅途的艰难,令人感同身受。
从情感上看,诗人虽身处边疆,但心中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构成了他内心深处的坚韧。他在“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中表现出的无私奉献,令人动容。同时,对于家庭的思念与责任感也在“岂为妻子谋”中隐约流露,表现出他对士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示了唐代诗人特有的豪情与细腻的结合,体现了对生命、对责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在边疆征途上的辛苦与忧愁,同时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家庭的思念,最终达成一种对未来的希望与乐观的态度。
意象词汇: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陇水”象征了什么?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达自己的孤独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