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洮龙兴寺玄上人院,同咏青木香丛》

时间: 2025-05-02 19:44:22

诗句

移根自远方,种得在僧房。

六月花新吐,三春叶已长。

抽茎高锡杖,引影到绳床。

只为能除疾,倾心向药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4:22

原文展示:

移根自远方,种得在僧房。
六月花新吐,三春叶已长。
抽茎高锡杖,引影到绳床。
只为能除疾,倾心向药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种植物从远方移植到僧房的情景。六月时,这种植物的新花刚刚绽放,而春天的叶子已经长得茂盛。诗人把植物的茎抽得很高,仿佛用锡杖支撑着,影子投射到绳床上。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治愈疾病,诗人对药王(象征医学与药物的神灵)倾注了深厚的心意。

注释:

  • 移根自远方:把植物的根从远处移植过来。
  • 种得在僧房:种植在僧人的房间里。
  • 六月花新吐:指六月时,植物的新花刚刚开放。
  • 三春叶已长:春天的叶子已经长得很茂盛。
  • 抽茎高锡杖:将茎拔得很高,像锡杖一样直立。
  • 引影到绳床:植物的影子投射到绳床上。
  • 倾心向药王:全心全意向治疗疾病的神灵(药王)祈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唐代诗人,以边塞诗和山水诗闻名。他的诗风豪放,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岑参在临洮的龙兴寺,反映了他对植物的观察与对健康的关切。唐代是一个重视道教与医学的时代,诗人通过植物的描写表达出对药王的崇敬与对健康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青木香的生长,隐喻了人们对健康与长寿的追求。诗人在僧房中观察植物,从远方移植的根,象征着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与珍视。六月的花朵与春天的叶子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植物生长的生命力与旺盛的姿态。此外,诗中“抽茎高锡杖”的意象,不仅描绘了植物的形态,也传达出诗人对于健康的渴望。最后以“倾心向药王”结尾,强调了寻求医疗与健康的主题,展现出一种质朴而又深刻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移根自远方:强调植物的迁移过程,暗示生命的延续。
  • 种得在僧房:选择在僧人居住的地方,象征宁静与修行的环境。
  • 六月花新吐:表现植物的生机与活力,传达出对生命的赞美。
  • 三春叶已长:对比春天的生长与六月的繁茂,暗示时间的流逝。
  • 抽茎高锡杖:高耸的茎象征着坚定的生命力。
  • 引影到绳床:影子的投射象征着生活的细节与观察的深度。
  • 只为能除疾:明确表达诗人对健康的追求与希望。
  • 倾心向药王:展现出诗人对医疗的重视与对生命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植物的茎比作锡杖,形象生动。
  • 对仗:如“六月花新吐,三春叶已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植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健康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仰,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生活质量与健康时的内心挣扎与求索。

意象分析:

  • 青木香:象征药用植物,代表健康与生命。
  • 僧房:象征宁静与修行的地方,强调精神追求。
  • 药王:象征医学与疗愈的力量,寄托人们对健康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什么?

    • A. 玫瑰
    • B. 青木香
    • C. 菊花
    • D. 兰花
  2. 诗人向谁倾心以求健康?

    • A. 观音
    • B. 药王
    • C. 文曲星
    • D. 释迦牟尼
  3. “抽茎高锡杖”中,锡杖象征什么?

    • A. 寿命
    • B. 力量
    • C. 生命力
    • D. 和平

答案:

  1. B. 青木香
  2. B. 药王
  3. C. 生命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但更注重个人情感与静谧的环境。
  • 李白的《庐山谣》:强调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豪情,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岑参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德寿殿玉方池砚 送舍弟南归穰下 题香山寺画卷 琉璃肺 佛狸祠 近读夜永不寐等作觉清而颇寒吾恐伤中和而病吾子也因复继前韵假辞而薰炙之亦晁补之拟骚之遗意也 西湖 仪封道中 小园即事 清明后一日雨中招林韩李三君子小酌且为梨花洗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进种善群 明火执械 韋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众人拾柴火焰高 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诛远 食不重味 蛛网尘封 行令猜拳 包含慧的成语 牛字旁的字 包含痒的词语有哪些 廉隘 石字旁的字 师匠 震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