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其一》

时间: 2025-04-25 18:44:26

诗句

秋山对疏牖,羁客倦登临。

雨后岚光活,晴初落照深。

素波明别浦,赤叶照衰林。

伫目寂无语,何人知此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44:26

原文展示

秋山对疏牖,羁客倦登临。
雨后岚光活,晴初落照深。
素波明别浦,赤叶照衰林。
伫目寂无语,何人知此心。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山峦在窗外映衬着,身在异乡的我疲倦于登高望远。
雨后云雾弥漫,阳光初照时分,光线格外明亮深邃。
清澈的波浪映照着渡口,红色的叶子映衬着衰败的树林。
我静静地伫立,心中无语,谁能了解我此时的心情呢?

注释

  • 羁客:指在外漂泊的客人,表达作者的孤独感。
  • 岚光:雨后云雾中的光亮,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生动的意境。
  • 素波:清澈的水波,象征着宁静与清澈的情感。
  • 赤叶:秋季红叶,代表着生命的衰败和时间的流逝。
  • 伫目:静静地凝望,表现出作者的沉思与孤寂。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诗人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古典诗词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冲之,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是宋代著名的实学派代表。司马光在政治上主张宽政爱民,在文学上则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兼具理性与感性。

创作背景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是司马光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作生动展现了秋天的景色,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内心孤独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其一》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全诗四联,前两联描写了秋天的山水景色,给人以清新明亮的感觉,而后两联则转向诗人的情感,体现出一种深深的惆怅。首联中“羁客”二字,直接揭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身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而“倦登临”则表达了他对登高望远的厌倦,似乎在暗示对人生的疲惫和无奈。

第三联用“素波”和“赤叶”两个意象,分别象征着宁静与衰败,展现了秋日的清澈与凋零,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一联“伫目寂无语”,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推向高潮:他静静地望着风景,却又感到无人能理解他的心情,体现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整首诗以景生情,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示了典型的宋代诗人的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山对疏牖:秋天的山脉在窗外映衬着,描绘了秋日的宁静与清新。
  2. 羁客倦登临:身在异乡的我对登高望远感到疲倦,表现出游子的孤独感。
  3. 雨后岚光活:雨后的云雾闪烁着光彩,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泼。
  4. 晴初落照深:晴天初照,阳光透射的深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5. 素波明别浦:清澈的波浪映照着渡口,象征着宁静与清澈的情感。
  6. 赤叶照衰林:红色的叶子映衬着衰败的树林,表现出生命的衰败与时间的流逝。
  7. 伫目寂无语:我静静地凝望,心中无言,表达出一种无奈的孤独。
  8. 何人知此心:谁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情,突显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心情的写照,通过景表达情。
  • 对仗:如“素波明别浦,赤叶照衰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内心的孤独感。诗人在美丽的自然中,却感到孤独与疲惫,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理解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山:象征着季节的变化,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 疏牖:窗户的稀疏,暗示了与外界的隔离感。
  • 素波:清澈的水波,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 赤叶:秋天的红叶,象征着衰败与时间的流逝。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秋季的美丽与凋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羁客”指的是: A. 归乡的游子
    B. 在外漂泊的人
    C. 旅行者
    D. 乡村的农民

  2. 诗中描写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生命的赞美
    B. 对孤独的感慨
    C. 对爱情的思念
    D.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但李白更倾向于通过酒来排解孤独,而司马光则是通过自然景象来抒发心情。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两者都在描写自然,但王维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司马光则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马光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集贤宾·小楼深巷狂游遍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䰞海歌 望远行(仙吕调) 梦还京(大石调) 木兰花慢(三之一·南吕调) 迎新春·[山解]管变青律 甘草子 其二 倾杯(黄钟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尧趋舜步 财气 彑字旁的字 文背 隐迹藏名 肌肉玉雪 悬首 馬字旁的字 烛照数计 食字旁的字 支父 山字旁的字 江左夷吾 重扃 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