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待昭二首》

时间: 2025-08-02 18:54:59

诗句

待诏久公车,囊装半已虚。

难文虽雅丽,未得似相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18:54:59

原文展示:

待诏久公车,囊装半已虚。
难文虽雅丽,未得似相如。

白话文翻译:

在公车前等候已久,囊中装的文书半空如也。
虽然我的文章雅致华丽,却仍无法比拟相如那样的出色。

注释:

  • 待诏:等候召唤。
  • 公车:古代指官府的公车,这里指代官府的职位或职务。
  • 囊装:装在袋子里的东西,这里指代写好的文稿。
  • 难文:难得的文章,指写作的难度和质量。
  • 雅丽:优雅而美丽。
  • 相如:指的是司马相如,汉代著名的辞赋家,以其文采而著称。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相如”,指的是司马相如,他是汉朝著名的辞赋家,以《子虚赋》和《上林赋》闻名。相如的文采被后人推崇,常常被作为其他文人的标杆。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文才的自谦与对相如的仰慕,反映了士人对文才的追求与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且在政治上也有着显著的贡献,提倡儒学,重视治国理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文采和官职的追求。作者在等待任命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才华的不足,体现了士人对文采的渴望与对他人的敬仰。

诗歌鉴赏:

《待昭二首》是一首表达士人心境的作品,诗中展现了作者在等待任命的无奈和对自身才华的反思。开头“待诏久公车”,既是对官职的渴求,也反映了长时间等待的焦虑。接着“囊装半已虚”则表现出虽有准备但仍感空虚,暗示内心的失落与不安。后两句中,作者自谦地指出自己虽然写作优雅,但与相如相比仍显得不足,展现了对文才的敬仰和对自我价值的怀疑。这种情感的流露使诗歌更显真切,令人产生共鸣,表现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待诏久公车”:表达了作者在公车前等待的时间之长,暗示着对官职的渴望。
    2. “囊装半已虚”:即使有文书在手,却感到内容空虚,暗示内心的不安。
    3. “难文虽雅丽”:虽有写作的能力,文笔也算优雅。
    4. “未得似相如”:但与司马相如相比,仍然觉得差距甚远。
  •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尾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 比喻:将文书比作装在囊中的物品,形象生动地表达作者的感受。
  • 主题思想: 此诗表现了士人对文才的追求与自我怀疑,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囊包:象征着知识和才华的积累,然而“半已虚”则传达出一种空虚的感觉。
  • 公车:象征着官职与权力的象征,反映了士人的志向。
  • 相如:象征着理想的文人形象,代表了作者心中对文才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待诏”的意思是什么?

    • A. 等待
    • B. 召唤
    • C. 书写
    • D. 旅行
  2. 诗中提到的“相如”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诸葛亮
    • B. 司马相如
    • C. 曹操
    • D. 孟子
  3. 诗中表现出作者对自身文才的态度是:

    • A. 自信
    • B. 自谦
    • C. 骄傲
    • D. 忧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滕王阁序》:同样展现了对文采的追求与自我反思。
  • 杜甫《登高》:表现了士人面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杜甫的诗作常常展现出不同的士人情怀,李白豪放洒脱,杜甫则沉重忧虑,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资治通鉴》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惜春词 咸阳值雨 元日 莲花 更漏子·玉炉香 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春日郊居寄万年吉少府中孚、三原少府伟、夏侯校书审 咏晓 夏花明 有所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收开头的成语 釆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破题儿 徒隶 包含舷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诱的词语有哪些 趘炽 虫字旁的字 另请高明 斗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通今博古 开白 协赞 蜚语恶言 却月眉 朋比为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