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3:41
故翰林彭学士 其二
平生对交旧,万日正如初。
不复知荣贱,都能忘戚疏。
遗灵瞻素几,伪物屏涂车。
家事何萧索,空馀万卷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老朋友的真挚情感。诗中提到,平生交往的朋友,经过万日的岁月,友情依然如初。对于荣华富贵,作者已经不再在意,能够忘却亲疏关系。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情景,虽然物质生活显得简朴,但留下的却是无尽的书卷,反映出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对知识的追求。最后,透过对家庭冷清的感叹,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史书之一。司马光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和历史研究,作品风格朴实,情感真挚。
此诗写于司马光晚年,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经过多年仕途的波折,司马光渐渐领悟到内心世界的重要性,虽然家庭生活显得萧索,但他仍然珍惜与朋友的情谊。诗中反映出作者对荣华富贵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书籍和知识的向往。
这首诗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平生对交旧,万日正如初”体现了友情的恒久,诗人将交情比作时间的长河,显得真挚而深刻。接着提到对荣华富贵的淡然态度,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这种超然不仅是对物质的看淡,更是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通过简朴的生活细节,展现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尤其是“空馀万卷书”一句,传达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最后,家事的萧索似乎暗示了家庭生活的缺失,然而诗人却不以此为憾,反而将目光聚焦于友情和知识,体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友谊的力量。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珍视友谊与内心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朋友的回忆和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表明了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反映出一种超然的人生哲学。
诗中提到“万日”主要是指:
A. 一天
B. 万天
C. 时间的长久
D. 朋友的数量
诗人对荣华富贵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无所谓
C. 追求
D. 忧虑
“空馀万卷书”表达了:
A. 对家庭的失望
B. 对知识的热爱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生活的无奈
这些作品同样展现了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不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