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4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44:25
题杨中正供奉洗心堂
司马光
阀阅盛山西,朱门扬戟衣。
雅知名教乐,深笑宴游非。
一室琴书隘,三年园圃稀。
民时论事业,肯复让轻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优雅的环境,表达了对名教和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阀阅盛山西”意指这座山西的豪门大宅,气氛隆重,表明了人们追求名利的状态。而“雅知名教乐”则表达了对高雅文化和教义的赞同,认为这些才是生活的真正乐趣。接着,诗人提到“一室琴书隘”,说明在这个环境中,琴书的空间有限,暗示了追求真理与知识的人逐渐稀少。最后,作者提到“民时论事业”,指出在当时社会中,很多人重视物质享受,而忽视了事业和理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直接典故,但“朱门”与“雅知”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化和权力的双重追求,隐含对名教的呼唤。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强调历史的教训与政治的理性。其诗风格简洁明了,常带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司马光晚年,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和对名教的呼唤,旨在劝导人们关注精神生活而非物质享受。
整首诗描述了一种对高雅文化和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开头的“阀阅盛山西,朱门扬戟衣”描绘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场景,表面上看似繁华,却让人感受到一种空虚。接下来的“雅知名教乐,深笑宴游非”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于真正文化的向往与对奢华宴乐的轻蔑。
在意象上,诗人通过“琴书”和“园圃”来象征高雅的文人生活,然而“一室琴书隘,三年园圃稀”却表现出这种理想生活的稀缺与难以实现。最后一句“民时论事业,肯复让轻肥”则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许多人对事业的追求不如对物质享受的渴望强烈,造成了对精神追求的忽视。
整首诗在形式上对仗工整,语句简练,表现出司马光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对社会的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反映了对名教的追求与对奢华生活的批判,强调精神文化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阀阅”指的是什么?
A. 简朴生活
B. 豪门世家
C. 农村生活
诗人对“宴游”的态度是?
A. 积极支持
B. 轻蔑和批判
C. 中立态度
“一室琴书隘”中的“隘”意指?
A. 宽敞
B. 狭窄
C. 丰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将进酒》中,诗人强调享乐与豪饮的快意,而司马光则更关注于精神文化的追求,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李白的豪放与司马光的沉静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各自时代的文化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