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27
手袖干将射斗牛,当时天意在兴刘。
不劳游刃烹秦鹿,直以余锋剪楚猴。
将相岂烦加越砥,宽仁自足淬吴钩。
断蛇断石都休问,遗恨平城雨雪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英勇的英雄形象,手握干将剑,勇敢地射向斗牛,仿佛是上天注定要兴起刘邦的伟业。无需费劲地用刀来烹杀秦国的鹿,直接用剑锋割断楚国的猴子。将相之间何必去磨砺越国的宝剑,宽厚仁慈自能锻造出吴国的利器。不必再追问那些断蛇断石的过往遗恨,唯有平城的雨雪让人感到羞愧。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君达,号竹溪,宋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曾伯对历史和英雄人物的沉思,结合了他对汉代兴起的理解,反映了他对权力、历史的思考及对英雄的崇敬。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符号和文学典故,展现了作者对汉高祖刘邦的崇敬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开篇以“手袖干将射斗牛”引入,描绘了一种英勇的形象,接着运用“天意在兴刘”点明诗歌的主题,强调了英雄的产生与历史的必然性。李曾伯在诗中巧妙运用历史典故,诸如秦鹿与楚猴,表现出对当时政治斗争的看法。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将相岂烦加越砥,宽仁自足淬吴钩”,在这里,他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思想:真正的力量和威信来自于宽厚仁爱的品德,而非单纯的武力。这种哲思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价值观,也让人思考在历史洪流中,真正的英雄应具备何种品质。
最后一句“遗恨平城雨雪羞”,则似乎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融为一体,体现出对过往的遗憾与无奈。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更加深邃而感人,成为了对历史与英雄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和对权力斗争的思考,强调宽仁与力量的结合,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干将”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遗恨平城雨雪羞”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游刃”指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份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李曾伯的这首诗及其深层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