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8:31
道间见梅
作者: 李曾伯〔宋代〕
虚檐索笑几逡巡,不得春风不肯春。
忽睹冰肌傍官道,相逢霜鬓在征尘。
怜渠孤迥犹寒畯,慰我漂摇类故人。
犹赖东君不捐弃,枝无南北一番新。
在虚构的檐下,我无数次徘徊,春风不来,我也不愿春天来。
忽然看到冰清玉洁的梅花在官道旁,恍惚间我与霜白的鬓发相遇在征尘中。
怜惜她孤独而高傲,仍在寒冷中开花,像是对我漂泊的慰藉,像是故人。
我仍然依赖春天的君子(春神)不会抛弃她,枝头没有南北界限,重新焕发出新生。
李曾伯,宋代诗人,字子美,号云溪,性情洒脱,诗风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象。他的诗作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观为主题,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本诗写于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行走于官道,见到梅花,感受到孤独与思乡之情。梅花在冬末春初时节的盛开,给他带来了对春天的期待,也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道间见梅》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的开头以“虚檐索笑几逡巡”引入,展示了诗人徘徊于虚无中的心情,象征着他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渴望。接着“忽睹冰肌傍官道”一句,梅花的出现打破了诗人的孤独,给他带来了慰藉。梅花象征着坚强与高洁,正如诗人所感受到的那种在寒冷环境中仍然盛开的生命力。
“怜渠孤迥犹寒畯”中,诗人对梅花的怜惜之情溢于言表,梅花在寒冬中独自绽放,正是对诗人漂泊不定生活的映照。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春天的希望与期待,诗人相信春神不会抛弃梅花,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故人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情感深邃而细腻,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诗歌通过梅花的意象,探讨了孤独、怀念与生命的希望,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虚檐”在诗中指什么?
A. 真实的屋檐
B. 空旷的屋檐
C. 古老的房屋
D. 诗人的心情
“东君”指的是哪位神祇?
A. 冬神
B. 春神
C. 夏神
D. 秋神
诗中梅花象征什么?
A. 孤独与凋零
B. 坚韧与希望
C. 灿烂与美丽
D. 过往与怀念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理解《道间见梅》的情感与艺术魅力,同时也能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