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5:10
风雨关河浩荡愁,
骚人憭栗对清秋。
追君旧事何堪听,
投我新诗不易酬。
纸上安知百年后,
酒中聊可一生浮。
言归款段谁能约,
正有疏顽马少游。
在风雨交加的关河之地,心中充满了浩荡的愁苦,
诗人颤栗着面对此时的清秋。
回忆起往日的旧事,怎能耐得住去倾听?
而你投给我的新诗,想要回应却不容易。
在纸上又怎能知道百年之后的事,
但在酒中或许能够让人忘却一生的烦恼。
关于归来的话题,谁又能约定?
正如那疏懒的马儿,游走得无拘无束。
本诗中提到的“关河”与“秋”,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时间的流逝。诗中也透露出对友人和旧事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友情以及时间的深刻思考。
晁补之,宋代著名诗人,字公辅,号涧田。生于北方,晚年迁居南方。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对时事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诗人与友人相聚之时,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感慨。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与孤独。
本诗以清秋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忧愁气氛。开头两句通过“风雨”和“浩荡愁”,直接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不安。紧接着,诗人回忆往昔,与“追君旧事”相呼应,展现出对友人和旧时光的怀恋。“投我新诗不易酬”则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情感的隔阂,尽管有诗歌的交流,却难以完全表达心中的情感。后半部分通过“纸上安知百年后,酒中聊可一生浮”,诗人探讨了人与时间的关系,强调了纸上文字的无常与酒中畅饮的短暂快乐。最后以“言归款段谁能约”作结,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友谊真挚的渴望。这首诗在情感上深邃而细腻,兼具哲理性与抒情性,体现了晁补之深厚的艺术修养。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友情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透过诗歌的交流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隔阂。
诗中“骚人”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纸上安知百年后”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