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6:02
十月九日初谒卫真太清宫二首
作者:晁补之
帷间角麈千年白,
庭下髯羱一点青。
当日乘云无马迹,
只今遗木尽龙形。
全诗翻译:
在帷幕之间,千年的白色角麈(即一种古代的羽毛装饰),
庭院下,青色的髯羱(即一种神话中的生物,常用于比喻)如同一抹青色。
当年(我)乘云而来,毫无马蹄的痕迹,
如今只剩下遗留的树木,尽显龙的形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晁补之(约1050-1120年),字公美,号独醒,南宋诗人,擅长诗词,尤其是五言诗和七言诗。他的作品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晁补之初访卫真太清宫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与自然的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文化的尊重与向往,以及诗人个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以细致的描绘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开篇的“帷间角麈千年白”,通过“千年”二字,传达出时间的悠久与空间的静谧,给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感受。接下来的“庭下髯羱一点青”,则通过“青”字,营造出一种生动而清新的画面,似乎在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当日乘云无马迹”一语,回忆起诗人曾经的轻盈和洒脱,仿佛他在遥远的仙境中自由穿梭,然而现实的“只今遗木尽龙形”又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变化。这里的“龙形”不仅象征着昔日的辉煌,也暗示着人事如梦,万物皆会消逝。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过往的回忆,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髯羱”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神话中的生物
C. 一种动物
诗人通过“乘云”来表现:
A. 自由自在的生活
B. 追求名利
C. 对历史的怀念
该诗的主要主题是:
A. 对爱情的追忆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生命与历史的感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晁补之《十月九日初谒卫真太清宫二首》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