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3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33:03
洞仙歌(温园赏海棠)
作者:晁补之 〔宋代〕
群芳老尽,海棠花时候。
雨过寒轻好清昼。
最妖饶一段,全是初开,
云鬟小,涂粉施朱未就。
全开还自好,骀荡春余,
百样宫罗斗繁绣。
纵无语也,心应恨来迟,
恰柳絮将春归后。
醉犹倚柔柯,怯黄昏,
这一点愁,须共花同瘦。
春天的花儿已经凋谢,正是海棠花盛开的时节。
经过一场细雨,天气变得清爽而宜人。
此时海棠花最为娇艳,刚刚绽放,
小巧的花瓣仿佛还未涂上颜色。
等到花儿完全开放,依然是那么美丽,
在春天的余韵中,百花争妍,绣品般的华丽。
即使不能言语,我的心中也会因错过时机而感到怨恨,
正好柳絮飘飞,春天也随之结束。
我醉酒倚靠在柔嫩的树枝上,
在黄昏时分,这一点忧愁,必须与花儿一同消瘦。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0年-1129年),字允恭,号潜溪,宋代著名词人及诗人,才华横溢,尤其以词作见长。他的作品常以清新典雅、情感真挚而著称,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以海棠花为题材,描绘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表达对花与春天的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洞仙歌(温园赏海棠)》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海棠花的娇美与春天的短暂。诗的开头以“群芳老尽,海棠花时候”引入,营造出一种花谢花开的季节感,海棠花在此时显得尤为珍贵,象征着春天的最后一抹温暖。
词中“雨过寒轻好清昼”一句,描绘了春雨之后清新的气候,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似乎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花香。接下来的描写更加细腻,特别是“云鬟小,涂粉施朱未就”,用拟人的手法将花朵比作娇美的女子,表现出花儿的稚嫩和初绽的美丽,传递出一种青春的气息。
然而,随着“纵无语也,心应恨来迟”的出现,词人情感的基调开始转向,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春天的美好总是短暂,诗人对错过的遗憾暗合着对青春的感慨。最后以“这一点愁,须共花同瘦”收尾,将个人情感与自然之美结合,传达出一种共鸣与哀愁,让人深思。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春天与花朵的热爱,以及对短暂时光的珍惜,令人倍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海棠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花?
A. 桃花
B. 海棠花
C. 牡丹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表现海棠花的娇美?
A. 比喻
B. 排比
C. 拟人
诗的最后一句中,花与什么共同消瘦?
A. 叶子
B. 诗人
C. 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洞仙歌(温园赏海棠)》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