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紫玉箫》

时间: 2025-05-06 02:18:38

诗句

罗绮围中,笙歌丛里,眼狂初认轻盈。

无花解比,似一钩新月,云际初生。

算不虚得,郎占与、第一佳名。

轻归去,那知有人,别后牵情。

襄王自是春梦,休谩说东墙,事更难凭。

谁教慕宋,要题诗、曾倚宝柱低声。

似瑶台晓,空暗想、众里飞琼。

馀香冷,犹在小窗,一到魂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8:38

原文展示

紫玉箫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罗绮围中,笙歌丛里,眼狂初认轻盈。
无花解比,似一钩新月,云际初生。
算不虚得,郎占与第一佳名。
轻归去,那知有人,别后牵情。
襄王自是春梦,休谩说东墙,事更难凭。
谁教慕宋,要题诗曾倚宝柱低声。
似瑶台晓,空暗想众里飞琼。
馀香冷,犹在小窗,一到魂惊。


白话文翻译

在华丽的罗绮围中,热闹的笙歌声中,我的眼睛刚开始认识那轻盈的身影。
没有花的妆点,犹如一弯新月,刚从云端升起。
这难道不是虚得的,郎君占据了第一的美名。
轻松地离去,没想到有人在此后牵挂情思。
襄王本就是春梦,不要轻易说东墙的事情,更是难以依靠。
谁让人心仰慕宋朝,曾在宝柱旁低声吟咏。
宛如瑶台的晨曦,空自暗想人群中飞舞的琼花。
余香依旧,仍在小窗外,一至此处便惊魂未定。


注释

字词注释

  • 罗绮:华美的丝绸,指奢华的环境。
  • 笙歌:笙和歌声,形容热闹的音乐场景。
  • 轻盈:形容姿态轻巧,灵动。
  • 钩新月:形容新月如钩,形象而美丽。
  • 东墙:典故,指的是过往的事情或无法依赖的事物。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和理想。

典故解析

  • 襄王:指的是春秋时期的襄王,常用来象征春梦和不切实际的向往。
  • :指宋朝,诗人对其的怀念与倾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约1050年-1120年),字叔明,号愚溪,江苏扬州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常常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在当时文学界有着重要的地位。

创作背景

《紫玉箫》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表达了对爱情、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忆。


诗歌鉴赏

《紫玉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描绘了作者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过往的追忆。开篇的“罗绮围中,笙歌丛里”,即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热闹而华丽的环境,这样的背景衬托出人物的轻盈和灵动。诗中不断使用比喻,如“似一钩新月”,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她的淡雅与清新,仿佛在诉说一种难以得之的美好。

诗人在表达情感时,使用了许多典故与意象,例如“襄王自是春梦”,让人联想到那些美好而短暂的回忆,令人感伤。此外,诗中提到的“东墙”则隐喻着无法依赖的往事,增添了一份惆怅的情绪。这种感情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具有了一种复杂的美感。

最后一句“馀香冷,犹在小窗,一到魂惊。”则完美地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余香的冷却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与遗憾,留下了无尽的思念与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罗绮围中,笙歌丛里:描绘了华美的环境和热烈的气氛,展现出生活的繁华。
  2. 眼狂初认轻盈:眼前的轻盈身影让人心动,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
  3. 无花解比,似一钩新月:没有花的装点,反而显得更为清新,像新月般婉约。
  4. 算不虚得,郎占与第一佳名:郎君的美名让人心生向往,似乎这份情感是值得的。
  5. 轻归去,那知有人,别后牵情:离去后才意识到有人在默默牵挂,增添了情感的复杂性。
  6. 襄王自是春梦:襄王的梦境般的美好,暗示着不切实际的向往。
  7. 休谩说东墙,事更难凭:不必轻言过往的事情,往往难以依靠。
  8. 谁教慕宋,要题诗曾倚宝柱低声:怀念宋代的文化情怀,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9. 似瑶台晓,空暗想众里飞琼:如同瑶台的晨曦,幻想着人群中飞舞的美丽。
  10. 馀香冷,犹在小窗,一到魂惊:余香已冷,却仍然在心中留存,令人感到惊讶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一钩新月”,将女子的美丽与新月相提并论,形象生动。
  • 对仗:如“轻归去,那知有人”,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余香冷”,将香气赋予了生命,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好的环境和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过往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罗绮:象征奢华、美丽的环境。
  • 笙歌:代表热闹的生活气息与欢快的情感。
  • 新月: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美好的希望。
  • 东墙:隐喻过去的事情,象征着无法回去的时光。
  • 瑶台:代表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紫玉箫》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晁补之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罗绮”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华丽的丝绸
    • C. 一种花卉
  3. “似一钩新月”中的“新月”象征了什么?

    • A. 过去的事情
    • B. 美好的希望
    • C. 哀伤的情感

答案

  1. B. 晁补之
  2. B. 华丽的丝绸
  3. B. 美好的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爱情的追忆。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具有相似的怀旧主题。

诗词对比

  • 晁补之《紫玉箫》与李清照《如梦令》
    • 两者均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为特点,都在诗中透出对往昔的怀念。
    • 不同的是,晁补之更多表现出对环境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闰重阳有感次宋景文公韵 平都山二首 其一 同邑寮饮望锦亭 蕲步四绝句 赠白道人 芜湖晚步 遣兴示彦博 关王祠 挽安岳李令 钱氏隐居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字旁的字 数开头的成语 排障 将在谋不在勇 包含焊的词语有哪些 风流调法 鼠字旁的字 运掉 惊惶失措 镸字旁的字 掘地寻天 辵字旁的字 弥天大祸 龙蟠凤翥 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洗兵 文鸡 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