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7:0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01:01
赋洞庭
可朋 〔唐代〕
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
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贾客停非久,渔翁转几遭。
飒然风起处,又是鼓波涛。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周围的美景延绵八百里,凝视远方令人疲劳。湖水映照着天空,广阔无垠,山势雄伟,高耸入云。商人来此停留时间不长,渔夫来来往往,经历了很多次。微风拂动之处,湖面又掀起波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典故,但“洞庭”在中国文学中常作为自然景观的代表,象征着广阔与宁静。
作者介绍: 可朋是唐代诗人,其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赋洞庭》创作于唐代,正值经济繁荣,商贸活动频繁,诗人通过描绘洞庭湖的景色,反映了社会的繁荣与自然的美丽。
《赋洞庭》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和宁静,诗中展现了湖光山色的和谐美。在“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两句中,诗人将水与天、山的关系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示出洞庭湖的广袤与雄伟。诗中提到的“贾客”和“渔翁”,不仅增添了人文气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活力与生机。商人的匆匆而过与渔夫的悠然自得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人们在自然景观中的不同态度。最后一句“飒然风起处,又是鼓波涛”,以动感收尾,让人感受到风起时湖面的波动,仿佛能听到自然的声音,令人心生向往。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洞庭湖的壮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洞庭湖自然景色的赞美,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揭示了生活的多样性和自然的永恒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贾客”指的是谁?
“水涵天影阔”中的“涵”字意思是?
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赋洞庭》这首诗的美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