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8:45
花朝不见花
作者: 陈仕龄 〔明代〕
经冬雨到花朝节,
趁节寻芳到小园。
寒勒众芳犹寂寞,
暖携尊酒略温存。
梨妆懒慢容舒脸,
棠睡低迟黯断魂。
却喜开迟还落晚,
笑看桃李共无言。
这首诗写道,经过漫长的冬季,花朝节终于来到,我趁着这个节日去小园中寻觅花香。尽管寒冷的天气让百花显得寂寞,但在温暖的酒杯中我稍稍感到温存。梨花的妆容懒散,没有心情展露笑颜;棠花低垂,似乎在沉沉睡去,让人惆怅。尽管花开得晚,落得也迟,我却心情愉悦,静静看着桃花和李花默默相伴。
“花朝”是古代春天的节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诗中提到的“桃李”常用以比喻朋友和名声,桃李相伴象征着和谐与默契。
陈仕龄,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这首诗写于花朝节期间,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与感慨。经历了冬天的沉寂,春天的花开让人心生欢喜,但诗人也意识到花开不如意,暗含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花朝不见花》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开头两句以“经冬雨到花朝节”引入,迅速将读者带入节日的氛围,表达了春天的来临。接着,诗人描绘了小园中花草的状态,尽管寒冷的天气让花草显得寂寞,但诗人却以温存的心态去品味这一切。
诗中对梨花和海棠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美丽与凋零的对比。梨花的“懒慢”和海棠的“低迟”都显示了自然界的无奈与诗人的感慨,似乎在传达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感伤。而最后两句则通过“却喜开迟还落晚”的转折,表达了诗人面对这一切的从容与淡然,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接受与乐观。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日的景象,更蕴含了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诗人的情感深度与艺术审美。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体现了作者在自然与人生之间的思考。诗人以淡然的态度面对花开与凋零,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哲学。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春节
B. 花朝节
C. 中秋节
D. 端午节
填空题:诗人通过“寒勒众芳犹寂寞”表达了对花的__。
判断题: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桃李的喜爱。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