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9:25
第二泉
作者:安全 〔清代〕
湖边九龙蟠,灵液泻龙腹。
石罅是谁浚,一泓千载蓄。
秋晚滴螭吻,清响拟琴筑。
春晓泛岩花,碧空云影蹙。
陆子一品题,俗人散污渎。
瓶罂终古汲,源深水常绿。
或称气若兰,惑羡滑如玉。
堪笑饷中书,绝不厌更仆。
幽人隐山中,清宵带月掬。
拾叶煮松间,一啜赤牙馥。
寄语试泉人,尤宜致一斛。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泉水景象,位于湖边,水流如龙般奔涌而出。泉水的源头经过岁月的沉淀,积蓄了许多灵气。秋天的夜晚,水滴声清脆如琴声,春天的早晨,岩石上开满了花,蓝天中云影轻轻飘动。陆游的诗句虽美,但世俗人们却常常把它们污浊。古老的瓶子常常汲水,泉水源远流长,水质常绿如兰。有人赞美泉水的气息如兰花般芬芳,令人羡慕。可笑的是,有人将这些美好只当作诗中所提,根本不觉得厌烦。隐士在山中静静生活,清澈的夜晚捧着月光,拾起树叶煮松间,轻啜泉水,味道如赤牙般美好。我想对那些探泉的人说,最好能多带一些水回来。
作者介绍:安全,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一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描绘自然的美景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安静的秋夜或春晨,诗人感受到自然景色的优美,结合对泉水的思考而作,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繁华的超然态度。
《第二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泉水的灵动和诗人的情感。诗中“湖边九龙蟠,灵液泻龙腹”一开头便引人入胜,生动地描绘出泉水的奔涌而出,展现出自然的力量与美感。接下来的“秋晚滴螭吻,清响拟琴筑”则将泉水的声响巧妙地与音乐联系在一起,表现诗人对泉水声音的敏感和欣赏。
诗中多次提到的自然意象,如“秋晚”、“春晓”、“岩花”等,构建出诗人心目中的理想境界,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远离。结尾的“寄语试泉人,尤宜致一斛”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珍惜和享受自然馈赠的愿望,透出了对纯净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在内容上表现了对泉水的赞美,形式上也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富有韵律感,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倡导人们珍惜自然的美好与纯净。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个意象不出现在《第二泉》中?
A. 秋晚
B. 春晓
C. 冬雪
D. 湖边
诗中提到的“陆子”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诗的主题主要体现了对什么的热爱?
A. 财富
B. 名利
C. 自然
D.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安全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也更加强调泉水的灵动与人文思考,而陆游则更关注自然景色与人心灵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