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5:44
关门望华山
作者:刘长卿 〔唐代〕
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
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
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巅。
翠微关上近,瀑布林梢悬。
爱此众容秀,能令西望偏。
徘徊忘暝色,泱漭成阴烟。
曾是朝百灵,亦闻会群仙。
琼浆岂易挹,毛女非空传。
仿佛仍伫想,幽期如眼前。
金天有青庙,松柏隐苍然。
在旅途中,我仰望着华山,三座峰峦直插云天。
夏日的云彩延绵百里,层层叠叠遥相连绵。
雷雨在山腰间翻飞,阳光却照耀在山顶。
翠微关就在眼前,瀑布悬挂在树梢之间。
我喜爱这山的众多美景,能让我向西方眺望。
徘徊之间忘却了天色渐暗,眼前的景象如烟雾般浩渺。
曾经我在晨光里听到百灵鸟的歌唱,也曾听闻众仙汇聚的声音。
琼浆不是轻易可以品尝的,毛女的传说也并非空穴来风。
仿佛此刻我仍在回想,幽幽约定似就在眼前。
金色的天空中有青色的庙宇,松柏在苍翠中静隐。
作者介绍:刘长卿(约709年-约785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官至左拾遗,以诗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体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刘长卿游览华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关门望华山》以华山为背景,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中开篇即以“客路瞻太华”点题,表明了作者身处旅途,借景抒情。三峰高耸入云,展现华山的雄伟与险峻,给人以震撼的视觉感受。接着,诗人描绘了夏云的辽阔和雷雨的激烈,体现了自然的变化莫测和气象的壮观。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逐渐转向内心的感受与思考。他欣赏这众多的美景,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深邃。通过描绘仙境与美酒,诗人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夏云亘百里”形象生动,“徘徊忘暝色”则体现了诗人的沉醉之情。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华山”是哪个省的名山?
诗中描写的“夏云”有什么特点?
诗中“琼浆”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