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0:15
双扉碧峰际,遥向夕阳开。
飞锡方独往,孤云何事来。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相送东郊外,羞看骢马回。
这首诗描绘了双峰寺的景色:青翠的山峰之间,两扇门遥望着夕阳。飞锡(高僧)正独自前往,孤云又是为了什么而来?寒冷的潭水映照着皎洁的月光,秋雨洒落在青苔上。临别时,站在东郊外,心中羞愧,不忍回头看那骢马的归去。
刘长卿,字景文,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09年,卒于公元780年。他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是在刘长卿游访双峰寺时所作,寺庙环境的清幽和他内心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他对人生、友谊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游休禅师双峰寺》是一首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的诗。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双峰寺的环境,门扉遥望夕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意境。这里的“碧峰”与“夕阳”形成鲜明的对比,传递出一种身处自然、心向远方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提到“飞锡方独往”,这句表达了高僧的独行,似乎在暗示一种孤独的旅程。而“孤云何事来”则引发读者思考,孤云的到来是否意味着一种无目的的漂泊,或者是对世俗的超然。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两句则将自然景色描绘得极为生动,冷清的潭水映照着明亮的月光,而秋雨落在青苔上,更增添了几分静谧与忧伤。这一切都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最后一句“相送东郊外,羞看骢马回”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之情,羞愧于自己的无能,不愿意回头看那归去的骢马,显示出一种对友人的不舍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整首诗以清新典雅的风格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哲理。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深沉的情感基调。
诗中的“飞锡”指的是什么?
A. 高僧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花卉
D. 一种饮品
诗中提到的“寒潭映白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快
B. 悲凉
C. 兴奋
D. 平静
“相送东郊外”中“东郊”指的是什么方向?
A. 南边
B. 东边
C. 西边
D. 北边
比较刘长卿的《游休禅师双峰寺》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刘长卿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具体的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