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9:29
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汀洲暖渐渌,烟景淡相和。
举目方如此,归心岂奈何。
日华浮野雪,春色染湘波。
北渚生芳草,东风变旧柯。
江山古思远,猿鸟暮情多。
君问渔人意,沧浪自有歌。
在汀洲,暖意渐渐地渗透到水面上,烟雾中的景色淡淡地交融在一起。
我抬头望去,眼前的景象如此美丽,然而我的归心又怎能安放呢?
阳光照耀着野外的雪,春色已开始染上湘江的波涛。
北岸的渚头已生出芳草,东风也改变了往日的树枝。
江山的古往今来让我思绪悠远,猿鸣鸟叫中更添几分暮色的情感。
你问我渔人的心意,沧浪之中自然有我的歌声。
刘长卿(约708年-785年),字君复,唐代著名诗人,工诗律,尤擅山水诗。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春天的早期,作者在游览湘江时,感受到了雪后春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渔人生活的向往。
《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是一首描绘春天自然景色的诗。诗中呈现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尤其是在经历了雪后的转变,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受。开头两句“汀洲暖渐渌,烟景淡相和”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温暖的春日早晨,作者用“暖渐渌”描绘了水的清澈与温暖,同时“烟景淡相和”的描写又增添了一层朦胧的美感。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表达了对归家的思念,“归心岂奈何”更是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惆怅。此时的春天虽然美好,然而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却让人感到无比的惆怅。接下来的描写通过“日华浮野雪,春色染湘波”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丽,阳光下的雪与春色交融,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对江山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君问渔人意,沧浪自有歌”则表达了渔人对生活的态度与情感,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使生活在艰难的环境中,沧浪中也有自己的歌,代表着一种对生活的乐观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是对自然与人文情感的深刻融合。
整首诗通过描绘早春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渔人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人的情感在自然美景中得到了升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色主要是哪个季节的特点?
“归心岂奈何”表明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本诗中提到“沧浪自有歌”,意指什么?
比较刘长卿的《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前者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而后者则通过高处的视野展示了壮丽的山河,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