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3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39:53
怀琅琊、深标二释子
白云埋大壑,阴崖滴夜泉。
应居西石室,月照山苍然。
白云掩盖了深邃的山谷,阴暗的崖壁上滴落着夜间的泉水。你应该居住在那西边的石室里,月光照耀着苍翠的山峦。
琅琊山是中国古代名山,常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诗中提到的“西石室”,可能指代某个隐居的地方,暗示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韦应物的《怀琅琊、深标二释子》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白云、阴崖和夜泉,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句“白云埋大壑”以形象的比喻,将深山大壑与白云相结合,展现出一种静谧而苍茫的意境。接下来的“阴崖滴夜泉”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宁静感,夜间的泉水滴落声在寂静的山谷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低语。
最后两句“应居西石室,月照山苍然”则表现出诗人对理想居所的向往,月光照耀下的山峦,显得更加苍翠和宁静。这种理想的隐居生活,不仅是对现实喧嚣的逃避,也是对心灵的宁静追求。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传达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阴崖”指的是什么?
诗人向往的居所位于哪个方向?
“月照山苍然”中“苍然”形容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