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3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30:15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我整夜未眠,感到疲倦,到了更深的时刻,只好披衣走出门外。
月光下,秋天的竹子显得格外寒冷,夜风吹过窗户,发出刺耳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描绘出深秋夜晚的寂寥与冷清,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绪,可能与古代士人的生活环境和心境有关。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浩然,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田园生活和个人情感,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志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安定交替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深夜的情景,表达了个人的孤寂和对自然的感受,反映出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杂曲歌辞·上皇三台》是一首描写深秋夜晚情景的诗作,开头便以“不寐”引入,展现了诗人深夜失眠的状态,给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诗中以“月寒秋竹冷”描写了秋夜的冷清,月光照耀下的竹子显得格外寒冷,这种意象不单单是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风切夜窗声”一语,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夜风吹过窗户,发出刺耳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外界的敏感。整首诗在意象上极具层次感,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又有情感的深刻表达,体现出韦应物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诗歌修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深秋夜晚的孤独与失眠,借助自然景物传达内心的孤寂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长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清晨
B. 深夜
C. 黄昏
D. 中午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物有哪些?
A. 竹子和花
B. 月亮和秋竹
C. 星星和云彩
D. 河流和山川
“风切夜窗声”中“切”字的意思是?
A. 砍
B. 割
C. 刺耳
D. 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杂曲歌辞·上皇三台》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色,但韦应物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感,而王维则在意象上更多地表现出宁静与和谐,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