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0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05:29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作者: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
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
门对寒流雪满山。
在重阳节的九天里我忙碌奔波,今天却难得闲暇,
想去拜访你,却又没有见到你,只好空手而归。
奇怪的是,诗意的流淌让我感到清冷,
门前面对着寒流,雪花满山,景色凄凉。
重阳节(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和登高的习俗,诗中提到的“九日”有着浓厚的文化背景,反映了人们在节日中的活动与情感。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此诗写于重阳节,诗人因忙碌而错过了与友人的相聚,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与对友人深切的思念。背景中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是一首表达孤寂与思友之情的作品。诗的开头提到“九日”,引入了特定的节日氛围,暗示着诗人对重阳节的重视。接着以“驱驰一日闲”表现了他繁忙的生活状态,然而在这难得的闲暇中却未能见到友人,诗人内心的失落感油然而生。
“怪来诗思清人骨”一句,表现出一种孤高而又清冷的情感,诗的灵感似乎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影响,反映了诗人对清冷孤独的深刻感受。最后两句通过描绘寒流与满山雪景,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寂寞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惦念与自然景色的感悟。
整首诗用词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唐诗的典雅与深邃,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未能相见的失落感、内心的孤独以及大自然的寒冷,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九日”指的是哪一天?
诗中提到的“寻君不遇”体现了什么情感?
诗人提到的“门对寒流雪满山”意图表达什么?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友人和生活的思考,但更加强调了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渺小。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历史的回顾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韦应物的孤独情感形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