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4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0:58
襄武馆游眺
韦应物 〔唐代〕
州民知礼让,讼简得遨游。
高亭凭古地,山川当暮秋。
是时粳稻熟,西望尽田畴。
仰恩惭政拙,念劳喜岁收。
澹泊风景晏,缭绕云树幽。
节往情恻恻,天高思悠悠。
嘉宾幸云集,芳樽始淹留。
还希习池赏,聊以驻鸣驺。
在这里,州里的百姓懂得礼让,讼事简单而能遨游。
我在高亭上凭眺着古老的地方,山川在暮秋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此时稻谷已经成熟,向西望去,满目皆是田园。
我仰望着恩泽,感到对政事的无能而感到惭愧,
想起辛勤的劳作,心中为丰收而感到高兴。
宁静的风景悠然自得,缭绕的云树显得幽静而深远。
节令过去,情感涌动,天高地远,思绪绵延。
嘉宾们幸而聚集在这里,酒樽开始被淡淡地浸泡。
我还希望在池塘旁赏景,聊以驻足,听那鸣叫的马。
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官至侍御史,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人生哲理,常寄托个人情感。
《襄武馆游眺》创作于韦应物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地方民风的赞美,及对丰收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政务无能的自省。此时正值丰收季节,诗人感受到了自然与人和谐的美好。
《襄武馆游眺》是一首描绘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诗。诗中,韦应物通过对州民礼让、诉讼简单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和谐社会的美好画面。在高亭上,诗人俯瞰着广袤的田园,稻谷金黄,象征着丰收的喜悦。诗的下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政务无能的惭愧与对辛勤劳动的感激,体现了他对社会的关心和责任感。整首诗以宁静的自然景色作为背景,蕴藏着深厚的人情,情感真挚,意境悠远。
韦应物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意象丰富,巧妙地把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在一起。诗中反映的社会和谐与丰收的喜悦,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美好风貌。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对丰收的喜悦和对自身责任的反思,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州民知礼让”说明了什么?
A. 人民的礼貌
B. 社会的和谐
C. 政府的仁爱
D. 文化的传承
“仰恩惭政拙”中的“恩”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恩惠
B. 人民的恩德
C. 朋友的帮助
D. 政府的支持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愉悦与思考
C. 愤怒
D. 怀旧
王维《山居秋暝》与韦应物的《襄武馆游眺》在主题上都有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情的感悟,但王维的诗更注重孤独与内心的宁静,而韦应物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景象。
这些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唐诗的美学及其历史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