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7:53
筑室城市间,移柏南涧底。
山林夙所尚,封植聊自寄。
崎岖脱岩石,拥塞出棼翳。
上承清露滋,下受寒泉惠。
秋来采霜叶,咀嚼有余味。
苦涩未须嫌,愈久甘如荠。
在城市里建造房子,把柏树移植到南边的涧底。
山林是我向往之地,种植树木以寄托我的情感。
崎岖的地方脱离了岩石的束缚,拥挤的树木遮挡了阳光。
树木上接受清晨的露水滋润,根部汲取寒泉的恩惠。
秋天来临时采摘霜打过的树叶,品尝后有余香。
虽有苦涩,不必嫌弃,时间越久越是甘甜如荠。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明道,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见长,尤其擅长散文和诗词,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辙在官舍的生活中,表达了他对山林自然的向往,以及在城市生活中寻找内心寄托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反思。开篇以“筑室城市间”引出,诗人将自己置于城市与自然之间,展现了对山林的向往。在城市的喧嚣中,诗人选择移植柏树于南涧底,寄托了他对自然的渴望与对心灵宁静的追求。诗中提到“秋来采霜叶”,表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以及对自然馈赠的珍惜。最后一句“苦涩未须嫌,愈久甘如荠”则传达了在生活中经历苦涩后,所得到的甘甜与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整首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自然情怀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在城市生活中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揭示了生活中的苦涩与甘甜之间的辩证关系,鼓励人们在经历中发现生活的美好。
诗词测试:
苏辙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秋来采霜叶”主要象征什么?
“苦涩未须嫌,愈久甘如荠”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辙的《柏轩》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而苏辙则更多表达了内心对自然的寄托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