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4:14
原文展示:
四十年间此院留,
临河看尽往还舟。
同来并是三年客,
听说行藏各自羞。
白话文翻译:
在这院子里待了四十年,
坐在河边看尽来来往往的船只。
我们一起来的都是三年的客人,
听说大家的行踪各有羞愧之处。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之弟。苏辙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兼具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过兴教赠钊上人》作于苏辙在某一院落静修期间,因结识钊上人而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共同经历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旅途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四十年的时光在一个院落中流逝,作者不仅在时间上勾勒出长久的生活轨迹,同时在空间上描绘出临河的宁静景象。诗中提及的“往还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来去匆匆,正如人们的生活经历。与钊上人同为三年的客人,表达了一种对彼此共同经历的认同与珍惜。
在这个短短的四句中,苏辙将个人的历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融为一体。最后一句中的“各自羞”更是点出了每个人对自己选择和生活状态的自省与反思,留下了一个开放的思考空间。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着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时间、友情与人生的无常,反映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索。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同来并是三年客”中,“三年”指的是什么意思?
填空题:诗中“临河看尽往还舟”表达了对__与__的感慨。
判断题:诗中“各自羞”表示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活感到自豪。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