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2:57
万笏尖中路渐成,远看如削近还平。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眼前直觉群山小,罗列儿孙未得名。
在万笏尖的山路上,道路渐渐形成,从远处看去像是被削平的,近看却还是平坦的。不知道自己是否与诸天相连,却惊讶地发现云朵似乎是从下界升起的。飞瀑如同拖着千山万壑的雨水,斜阳则先照亮了一座山峰的晴朗。眼前的群山看起来都很小,像是一群未被命名的儿孙排列着。
作者介绍: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号涤生,晚号竺坞,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他以禁烟和抵抗英国侵略而闻名,是近代中国的重要人物。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登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的视角,描绘了山峰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内心感受。诗中“万笏尖中路渐成”一句,既描绘了山路的险峻,又暗示了人生的艰难。“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神秘感和对人生境界的向往。后两句通过对飞瀑和斜阳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的壮美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自然的壮美和人生的无常,以及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对平凡事物的重新认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万笏尖”指的是什么? A. 山峰 B. 道路 C. 云朵 D. 瀑布
“不知身与诸天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惊讶 B. 敬畏 C. 向往 D. 无奈
“飞瀑正拖千嶂雨”中的“飞瀑”象征什么? A. 自然的伟力 B. 人生的艰难 C. 希望和光明 D. 平凡和现实
答案:1. A 2. C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