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答陈子茂德培》

时间: 2025-05-07 08:52:33

诗句

送我凉州浃日程,自驱薄笨短辕轻。

高谈痛饮同西笑,切愤沉吟似《北征》。

小丑跳梁谁殄灭?

中原揽辔望澄清。

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2:33

原文展示:

次韵答陈子茂德培 林则徐 〔清代〕 送我凉州浃日程,自驱薄笨短辕轻。 高谈痛饮同西笑,切愤沉吟似北征。 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 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

白话文翻译:

送我到凉州已有十天行程,自己驾着轻便简陋的小车。 我们高谈阔论,痛快饮酒,如同向西欢笑,内心深处的愤怒和忧虑如同北征一般沉重。 那些小丑般的敌人四处跳梁,谁能将他们消灭?我怀揣着对中原的忧虑,渴望澄清天下。 在万里关山之外的残梦之中,我仿佛仍能听到江东战鼓的声音。

注释:

  • 凉州:古代地名,今甘肃省一带。
  • 浃日程:十天的行程。
  • 薄笨:轻便简陋。
  • 短辕轻:指轻便的小车。
  • 西笑:向西欢笑,比喻心情愉快。
  • 北征:指北方的征战,这里比喻内心的沉重和忧虑。
  • 小丑跳梁:比喻敌人的猖獗。
  • 揽辔:握住马缰绳,比喻掌握大权。
  • 澄清:指澄清天下,恢复秩序。
  • 关山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江东战鼓声:指战争的声音,这里象征着战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号涤生,晚号竢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他以禁烟和抵抗英国侵略而闻名,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首诗是他在流放途中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战乱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林则徐在流放途中,收到友人陈子茂的来信后所作的答诗。当时,林则徐因禁烟运动被贬至新疆,途经凉州,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战乱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林则徐在流放途中的复杂情感。首联描绘了他独自驾车的情景,透露出孤独和艰辛。颔联通过“高谈痛饮”和“切愤沉吟”的对比,展现了他在困境中仍保持乐观和坚定的态度。颈联和尾联则抒发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对战乱的无奈和悲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林则徐的爱国情怀和坚毅品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送我凉州浃日程,自驱薄笨短辕轻。

    • 这句描述了林则徐被流放至凉州的情景,独自驾车,行程十天,车轻便简陋。
  2. 高谈痛饮同西笑,切愤沉吟似北征。

    • 这句通过“高谈痛饮”和“切愤沉吟”的对比,展现了林则徐在困境中仍保持乐观和坚定的态度,同时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愤怒。
  3. 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

    • 这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对敌人的猖獗感到无奈,同时渴望掌握大权,澄清天下。
  4. 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

    • 这句抒发了对战乱的无奈和悲愤,即使在遥远的流放地,梦中仍能听到战鼓的声音。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高谈痛饮”和“切愤沉吟”的对比,展现了林则徐在困境中仍保持乐观和坚定的态度。
  • 比喻:用“西笑”比喻心情愉快,用“北征”比喻内心的沉重和忧虑。
  • 象征:用“江东战鼓声”象征战乱和国家的动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林则徐在流放途中的复杂情感,包括孤独、艰辛、乐观、坚定、忧虑和悲愤。他通过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战乱的无奈和悲愤,展现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坚毅品格。

意象分析:

  • 凉州:象征流放地,遥远而荒凉。
  • 薄笨短辕轻:象征简陋和艰辛。
  • 高谈痛饮:象征乐观和坚定。
  • 切愤沉吟:象征忧虑和愤怒。
  • 小丑跳梁:象征敌人的猖獗。
  • 中原揽辔:象征掌握大权和澄清天下的渴望。
  • 关山万里:象征距离遥远和孤独。
  • 江东战鼓声:象征战乱和国家的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林则徐在这首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和满足 B. 孤独和艰辛 C. 乐观和坚定 D. 忧虑和悲愤

  2. 诗中的“西笑”和“北征”分别象征什么? A. 心情愉快和内心的沉重 B. 向西旅行和北方的征战 C. 欢笑和哭泣 D. 快乐和悲伤

  3. 诗中的“小丑跳梁”指的是什么? A. 敌人的猖獗 B. 小丑的表演 C. 跳梁小丑 D. 小丑的跳跃

答案:

  1. D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林则徐的其他流放诗作,如《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 其他清代诗人的爱国诗作,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诗词对比:

  • 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与这首诗相比,都表达了他在流放途中的复杂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与这首诗相比,都展现了清代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时局的关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林则徐全集》
  • 《清代诗选》
  • 《近代中国诗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王宪使立夫 姚嗣辉南桤堂 黄华墨竹 题围肚诗 题贞节贾母刘氏 赏花 黄门飞鞚图 赠相师 别王良辅 次韵时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信威 狐鸣篝火 怜悯 病风 弋字旁的字 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娇软 出奇用诈 缶字旁的字 指树为姓 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八卦 包含遣的成语 奕奕欲生 丿字旁的字 鹄峙鸾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