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子固席上雪得芟字》

时间: 2025-05-04 03:23:32

诗句

新霜一夜草如芟,午酌临轩雪点衫。

不怕夷门清着骨,故教诗句耸巉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32

原文展示:

新霜一夜草如芟,
午酌临轩雪点衫。
不怕夷门清着骨,
故教诗句耸巉岩。

白话文翻译:

新霜覆盖了一夜,草地像是被铲平了一样;
午后在阳光下饮酒,雪花点缀在衣衫上。
不怕夷门的寒冷侵袭身体,
因此我才让诗句高耸如巉岩。

注释:

  • 新霜:指刚刚降下的霜。
  • 草如芟:草被霜压得平整,形似被铲去。
  • 午酌:在午后饮酒。
  • 临轩:指在窗前或阳台上。
  • 雪点衫:雪花落在衣服上,点缀其间。
  • 夷门:指夷门,古代指北方边境,意指寒冷的地方。
  • 清着骨:形容寒冷刺骨。
  • 耸巉岩:形容诗句如高耸的山岩,意寓气势雄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子固,号蒹葭,宋代诗人,以其清新、明快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及个人情感,擅长描绘细腻的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冬交替之际,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季节中饮酒作诗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首先通过“新霜一夜草如芟”的描写,展现了清晨的第一场霜降,草地因霜的覆盖而显得平坦,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接着,诗人转入“午酌临轩”,在阳光洒落的午后,享受着饮酒的乐趣,雪花轻轻落在衣衫上,增添了诗意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洒脱。

之后,诗人以“不怕夷门清着骨”表明自己对寒冷的无畏,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最后一句“故教诗句耸巉岩”则传达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诗句如同高耸的山岩,充满了力量和气势。这种对自然与诗歌的结合,让整首诗在清冷中透出一丝温暖,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自信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新霜一夜草如芟:描绘了刚下过一夜霜后的草地,给人一种冬日的肃杀感。
    • 午酌临轩雪点衫:描写了在阳光明媚的午后,诗人一边饮酒一边欣赏雪花的轻盈。
    • 不怕夷门清着骨:表达了诗人不惧寒冷的精神状态,体现出一种豪情。
    • 故教诗句耸巉岩:强调了诗人对创作的追求,诗句如山岩般高耸,寓意着气势磅礴。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草如芟”是比喻,把草地比作被铲平的样子;“耸巉岩”则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增强了诗句的气势。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坚定信念,传达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寒冷与凋零,也代表着季节的轮回。
  • :象征纯洁与美好,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 饮酒:体现生活的洒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巉岩:象征着诗歌的高远与不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新霜一夜草如芟”中的“芟”字意思是: A. 霜
    B. 铲去
    C. 草
    D. 夜

  2. 诗中“午酌”指的是: A. 早晨饮酒
    B. 中午饮酒
    C. 晚上饮酒
    D. 喝茶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与晁补之的这首诗都表现了饮酒的乐趣和对自然的热爱。陶渊明的风格偏向于隐逸与淡泊,而晁补之则在清冷中体现出一种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孙莘老寄墨四首 泊南牛口期任遵圣长官到晚不及见复来 山村五绝 濠州七绝 浮山洞(洞在淮上夏潦不能及而冬 元祐九年立春 王晋卿得破墨三昧,又尝闻祖师第一义,故画 庐山二胜,并叙 其一 开先漱玉亭 观开西湖次吴左丞韵?此诗为道潜作? 定风波·红梅 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请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乞开头的成语 恶贯祸盈 身居言路 双结尾的成语 立业成家 缶字旁的字 佩印 己字旁的字 打情骂俏 荒浪 皿字底的字 祖姑 内开头的成语 鬼字旁的字 土生土养 视态 犬字旁的字 半丝半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