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1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8:12
春回三楚冰生漪,银台春梦归心驰。
莫言上水百丈苦,淮渚东风一月期。
都城经春雪蔽地,百花不放须君至。
清晨一纸国门书,走马蓬壶下直初。
保康桥头灯照夜,我马鸣嘶向君马。
得君岂但官局同,卜邻况近南城下。
文词翊善知名久,丈人令德于公后。
同年廖李芸省郎,吴门隐尉身姓张。
平时花发值此客,随分东墙有春色。
宫壶赐酒玉流卮,请君但作留春诗,
人生身外安所知。为君借舞杜廷尉。
对花有酒那不醉。
春天回到了三楚大地,冰面荡起涟漪,
在银台上我梦回春天,心中向往归去。
不要说在上水(江水)中百丈深处的苦楚,
淮渚的东风在一月间正好相聚。
都城的春天尚被积雪遮蔽,
百花未放,必需等君到来。
清晨我写下国门的书信,
骑马直奔蓬壶(酒肆)开始初饮。
保康桥头灯下照亮夜晚,
我马嘶鸣向你的马呼唤。
得到你岂只是官职的相同,
更何况你与我近在南城之下。
文才出众的你名声已久,
你父亲的品德在公家中更为显赫。
同年同窗的廖、李二位高官,
吴门的隐士姓张。
平日花开恰逢此客,
东墙的春色也随之而来。
宫壶赐酒,玉盏流觞,
请君作首留春之诗,
人生在世尚能知道什么呢?
为君我借舞杜廷尉的才情,
对花对酒怎能不醉。
晁补之(约1050-1120年),字公美,号潜溪,宋代诗人、文学家,擅长诗、文、词。其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此诗作于作者归乡之际,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以及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展现了诗人在官场与友谊间的抉择与思考。
这首诗以春天的恢弘景象开篇,描绘了诗人心中对春的向往和归属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诗人将春天的气息与自己的情感紧密结合,表现出对于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前几句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欢愉与期待,而后面则转向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展现了人际间的温暖和官场生活的压抑。
诗中反复提及“君”,既是对友人的呼唤,也是对理想生活的期望。尤其在“请君但作留春诗”一句中,诗人以酒会友的场景,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思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丽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友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强调在纷扰的官场中,诗人依然向往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诗中提到的“三楚”指的是哪个地区?
诗人希望与谁相聚?
“请君但作留春诗”中“留春”意指什么?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晁补之的这首诗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两者各具风格,前者温情脉脉,后者则洒脱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