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柳淳》

时间: 2025-05-02 12:22:22

诗句

青山临黄河,下有长安道。

世上名利人,相逢不知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2:22

原文展示:

送柳淳
青山临黄河,下有长安道。
世上名利人,相逢不知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青山与黄河的壮丽景色,并提到长安之路的存在。诗人感叹在这个追逐名利的世间,相遇的人却不知何时会老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山:青色的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永恒。
  •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象征着历史和文化的深厚。
  • 长安道:指通往长安的道路,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与荣耀。
  • 名利人:追求名利的人,指那些沉迷于世俗利益的人。
  • 相逢不知老:相遇时双方都未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与衰老的到来。

典故解析: 长安是唐代的首都,象征着权力与繁华。诗中提到的长安道,意味着通向繁华的道路,但在名利的追逐中,人们却常常忽视了生命的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铁崖,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迁至长安。孟郊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而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孟郊晚年,正值唐代的盛世,社会上充斥着功利与名利的追逐。诗人借对青山黄河的描绘,表达对人生短暂与追求名利的无奈。


诗歌鉴赏:

《送柳淳》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展现了青山和黄河的相互辉映,暗示着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深厚。长安道的出现,象征着繁华与荣耀,但在这一切的背后,诗人却流露出对人世间追求名利的无奈与失望。诗中“世上名利人,相逢不知老”一语,深刻指出了人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孟郊通过这种对比,揭示了名利的虚幻与生命的真实,进而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不仅有着深刻的哲理思考,同时又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独立见解与对未来的无奈感叹,令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山临黄河:描绘了青山依偎在黄河旁,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2. 下有长安道:意指长安的繁华之路就在脚下,但与美景并存的却是世俗的追逐。
  3. 世上名利人:引入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指出名利追逐者的普遍存在。
  4. 相逢不知老:强调时间的无情,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却对老去毫无察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青山和黄河象征着自然与历史的永恒,而名利则象征着人世间的虚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反思与对生命的珍视,提醒人们在追逐物质利益的同时,勿忘生命的短暂与时间的流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恒久与生命的延续。
  • 黄河:象征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 长安道:象征着名利与繁华的追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安道”象征什么? A. 自然之美
    B. 名利与繁华
    C. 生命的短暂

  2. “青山临黄河”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山与水的和谐
    B. 战争的景象
    C. 人与自然的隔阂

  3.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积极追求
    B. 无奈与失望
    C. 忽视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也有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但更侧重于对壮丽景色的赞美,而孟郊的《送柳淳》则更注重人生哲理的反思与对名利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中国古典诗歌》
  • 《孟郊诗集解读》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和元舍人万顷临池玩月戏为新体 仙萼池亭侍宴应制 李员外秦援宅观妓 扈从出长安应制 陪幸韦嗣立山庄 守岁应制 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再入道场纪事应制(一作僧广宣诗) 红楼院应制(一作僧广宣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点水的字 撒豆成兵 落度 从开头的成语 包含饲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问寒问暖 彼倡此和 示字旁的字 包含退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坐夏 桑落酒 非议诋欺 明鉴未远 支字旁的字 空蒙 帐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