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枋口》

时间: 2025-04-26 08:16:48

诗句

一步复一步,出行千里幽。

为取山水意,故作寂寞游。

太行青巅高,枋口碧照浮。

明明无底镜,泛泛忘机鸥。

老逸不自限,病狂不可周。

恣闲饶淡薄,怠玩多淹留。

芳物竞晼晚,绿梢挂新柔。

和友莺相绕,言语亦以稠。

始知万类然,静躁难相求。

耸我残病骨,健如一仙人。

镜中照千里,镜浪洞百神。

此神日月华,不作寻常春。

三十夜皆明,四时昼恒新。

鸟声尽依依,兽心亦忻忻。

澄幽出所怪,闪异坐微絪.

可来复可来,此地灵相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6:48

原文展示

游枋口
作者:孟郊
一步复一步,出行千里幽。
为取山水意,故作寂寞游。
太行青巅高,枋口碧照浮。
明明无底镜,泛泛忘机鸥。
老逸不自限,病狂不可周。
恣闲饶淡薄,怠玩多淹留。
芳物竞晼晚,绿梢挂新柔。
和友莺相绕,言语亦以稠。
始知万类然,静躁难相求。
耸我残病骨,健如一仙人。
镜中照千里,镜浪洞百神。
此神日月华,不作寻常春。
三十夜皆明,四时昼恒新。
鸟声尽依依,兽心亦忻忻。
澄幽出所怪,闪异坐微絪。
可来复可来,此地灵相亲。

白话文翻译

一步又一步,出行千里幽静。
为了领悟山水的意境,故作孤独的游历。
太行山的青巅高耸,枋口的碧水映照浮动。
明亮如无底的镜子,鸥鸟悠然忘却世事。
老年人安逸不自束缚,病态的狂热无法约束。
恣意游玩,享受淡泊的生活,懒散玩乐时常耽搁。
花木在暮色中争娇,绿树枝头挂着新嫩的柔叶。
与友人和黄莺相绕,言语也因此更加热烈。
才明白万物都是如此,静与动难以相求。
支撑我这病弱的骨骼,健壮得如同仙人。
镜中映照千里,镜波荡漾出百神。
这神明在日月之间,非寻常的春日。
三十个夜晚都是明亮的,四季的白昼常新。
鸟鸣声声依依,兽心欢欣鼓舞。
澄澈幽静的地方出乎意料,微光闪烁坐着奇异的绵绵细语。
可来可去,这地灵气相亲。

注释

  • 枋口:地名,古代有名的水口。
  • 太行:太行山,位于中国北方的山脉。
  • 无底镜:形容水面平静如镜,深不可测。
  • :指海鸥,象征自由自在。
  • 万类:指万物,万象。
  • 静躁:安静与躁动。
  • 残病骨:形容自己身体的虚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孟东野,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汾州。他与贾岛并称“孟贾”,以作品中的清新脱俗、苦涩的情感而著称。孟郊的诗风多表现出孤独和对自然的热爱,常通过山水意象表达自己的心境。

创作背景

《游枋口》创作于孟郊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表达了他在游历过程中对山水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自然和谐的思想。

诗歌鉴赏

《游枋口》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意境的诗作,展现了孟郊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诗中通过步行的细节,逐渐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清新宁静的山水世界。从“出行千里幽”到“为取山水意”,诗人将游历与对自然的领悟紧密结合,展现了他对景色的细腻观察。

太行青巅的高耸与枋口碧水的浮动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自然的壮美与诗人内心的平静。“明明无底镜,泛泛忘机鸥”,用鸥鸟的自由象征诗人内心的无拘无束,隐喻着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老逸不自限,病狂不可周”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的淡泊与豁达。这种态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哲学思考,体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步复一步,出行千里幽:描述诗人缓步前行,体现出一种悠闲的心态。
  2. 为取山水意,故作寂寞游:表达了游历的目的在于领略自然之美。
  3. 太行青巅高,枋口碧照浮: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4. 明明无底镜,泛泛忘机鸥:通过水面与鸥鸟的意象,表现出内心的超脱。
  5. 老逸不自限,病狂不可周: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老年人的安逸与病态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比喻为明亮的镜子,深刻反映内心世界。
  • 拟人:鸟声和兽心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如“静躁难相求”,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通过游历与自然的融合,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脱世俗的态度,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之美,诗人追求的精神家园。
  • :象征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 太行山:代表高远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人游历的目的是什么? A) 观察人情
    B) 领略山水意
    C) 寻找财富
    D) 学习诗词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明明无底镜”是指____

  3. 判断题:诗人认为静与躁是可以相互求得的。 (对/错)

答案

  1. B) 领略山水意
  2. 水面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庐山谣》:用豪放奔放的风格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孟郊的细腻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 答伯端香江春日杂咏四阕 其一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二 闺情 菩萨蛮 从玄墓山夜还虎山桥 菩萨蛮 菩萨蛮 己酉春日摩诃庵杏花下有感直方旧游 菩萨蛮 菩萨蛮八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鱼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怨切 毛羽鳞鬣 一依旧式 蒲草毛窝 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膝襕 潺潺 平地登云 薄情无义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兀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贱敛贵出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竹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