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6:48
游枋口
作者:孟郊
一步复一步,出行千里幽。
为取山水意,故作寂寞游。
太行青巅高,枋口碧照浮。
明明无底镜,泛泛忘机鸥。
老逸不自限,病狂不可周。
恣闲饶淡薄,怠玩多淹留。
芳物竞晼晚,绿梢挂新柔。
和友莺相绕,言语亦以稠。
始知万类然,静躁难相求。
耸我残病骨,健如一仙人。
镜中照千里,镜浪洞百神。
此神日月华,不作寻常春。
三十夜皆明,四时昼恒新。
鸟声尽依依,兽心亦忻忻。
澄幽出所怪,闪异坐微絪。
可来复可来,此地灵相亲。
一步又一步,出行千里幽静。
为了领悟山水的意境,故作孤独的游历。
太行山的青巅高耸,枋口的碧水映照浮动。
明亮如无底的镜子,鸥鸟悠然忘却世事。
老年人安逸不自束缚,病态的狂热无法约束。
恣意游玩,享受淡泊的生活,懒散玩乐时常耽搁。
花木在暮色中争娇,绿树枝头挂着新嫩的柔叶。
与友人和黄莺相绕,言语也因此更加热烈。
才明白万物都是如此,静与动难以相求。
支撑我这病弱的骨骼,健壮得如同仙人。
镜中映照千里,镜波荡漾出百神。
这神明在日月之间,非寻常的春日。
三十个夜晚都是明亮的,四季的白昼常新。
鸟鸣声声依依,兽心欢欣鼓舞。
澄澈幽静的地方出乎意料,微光闪烁坐着奇异的绵绵细语。
可来可去,这地灵气相亲。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孟东野,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汾州。他与贾岛并称“孟贾”,以作品中的清新脱俗、苦涩的情感而著称。孟郊的诗风多表现出孤独和对自然的热爱,常通过山水意象表达自己的心境。
《游枋口》创作于孟郊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表达了他在游历过程中对山水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自然和谐的思想。
《游枋口》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意境的诗作,展现了孟郊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诗中通过步行的细节,逐渐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清新宁静的山水世界。从“出行千里幽”到“为取山水意”,诗人将游历与对自然的领悟紧密结合,展现了他对景色的细腻观察。
太行青巅的高耸与枋口碧水的浮动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自然的壮美与诗人内心的平静。“明明无底镜,泛泛忘机鸥”,用鸥鸟的自由象征诗人内心的无拘无束,隐喻着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老逸不自限,病狂不可周”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的淡泊与豁达。这种态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哲学思考,体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通过游历与自然的融合,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脱世俗的态度,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选择题:诗人游历的目的是什么?
A) 观察人情
B) 领略山水意
C) 寻找财富
D) 学习诗词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明明无底镜”是指____。
判断题:诗人认为静与躁是可以相互求得的。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