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2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2:23:06
题礼社薛氏义田记后
窦承焯 〔清代〕
吁嗟宗法废,谁复思同源。
菀枯所集异,推解义独敦。
仙池古君子,颜色如春温。
渴慕范公德,葛藟庇本根。
临殁忆亲命,慨已亡诸昆。
勇为恨不早,首倡悲孤存。
所喜犹子贤,成志凭诸孙。
各各补先阙,割腴广仁恩。
同室异秦越,浇俗不可论。
大吏重风谊,绰楔高在门。
哎,宗法已经废除,谁还会去思考同宗的根源呢?
草木枯萎而各自聚集,推崇的义理却依然深厚。
古代的君子如同仙池,气质温和如春。
我渴望仰慕范公的德行,愿意为本根遮荫。
临终时想起亲人的嘱托,感慨已失去众多兄弟。
我总感到懊悔为何不早行动,首倡惋惜孤独的存在。
我所欣喜的仍是子孙贤良,愿意依靠他们实现志向。
大家各自弥补先人的缺失,割舍肥腴以扩展仁爱。
同一个房子里的兄弟却因地域不同而相隔,
浇灌世俗的观念无法论及。
大官重视风雅之情,门前的楔子高高在上。
窦承焯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家族伦理的关注。他的诗风简练而富有哲理,善于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来传达深邃的思想。
这首诗成作于清代,正值宗法制度逐渐瓦解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家族关系的思索,表达对传统伦理的怀念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转变带来的孤独与哀伤。
这首诗以对家族关系的深刻思考为主线,诗人在感叹宗法制度的衰落时,表现出对同源之情的渴望。在古代社会,宗法伦理是维系家族和社会的重要纽带,但随着社会的变迁,这种纽带逐渐被淡化。诗人通过“吁嗟宗法废,谁复思同源”开篇,直接引入了主题,表达了对传统的惋惜。
接着,诗人用“菀枯所集异”展现了当今社会的分裂与孤立,同时也通过“推解义独敦”强调了义理的深厚与重要。这里,诗人似乎在呼吁人们应该重拾对家族伦理的重视。
“渴慕范公德,葛藟庇本根”中,范公的典故引入,表现出诗人对古代德行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亲情的怀念与对传统的追寻,尤其在“临殁忆亲命,慨已亡诸昆”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对已故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家族成员的失落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家族关系的惋惜与对理想人文精神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思考与情感的交织。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传统家族伦理的怀念,对家族成员的失落感,以及对未来子孙的期望。诗人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人际关系的脆弱与情感的依恋,体现出对人性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宗法”主要指什么?
“渴慕范公德”中的“范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表达了对传统伦理的什么情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展示了传统家族伦理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值得读者深入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