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五月一日同子瞻转对》

时间: 2025-04-29 03:54:21

诗句

羸病不堪金束腰,永怀江海旧渔樵。

对床贪听连宵雨,奏事惊同朔旦朝。

大耿功名元自异,中茅服食旧相要。

一封同上怜狂直,诏许昌言赖有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54:21

原文展示:

羸病不堪金束腰,
永怀江海旧渔樵。
对床贪听连宵雨,
奏事惊同朔旦朝。
大耿功名元自异,
中茅服食旧相要。
一封同上怜狂直,
诏许昌言赖有尧。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身体虚弱,难以忍受金饰的束缚,心中却永远怀念江海间的渔樵生活。夜晚与子瞻对床而坐,贪婪地听着连绵的雨声,早上却因奏事而惊醒,恰逢朔月的清晨。功名的追求本就不同,中间的清淡生活更是我所向往。寄出一封信,恳请对我的狂妄直言予以怜悯,诏书也希望能如尧舜那样,允许我畅所欲言。

注释:

  • 羸病:身体虚弱,形容诗人健康不佳。
  • 金束腰:金色的腰带,象征着地位和荣华。
  • 渔樵:指捕鱼和砍柴的人,象征简单的田园生活。
  • 对床:指与人相对而坐在床上,表示亲密的交流。
  • 奏事:上奏事情,指向上级汇报。
  • 朔旦:指新月的早晨,象征新的开始。
  • 大耿:大才或功名。
  • 元自异:本来就是不同的。
  • 中茅:指隐居生活,茅屋住处。
  • 一封同上:一封信寄给上级。
  • 怜狂直:怜悯我的狂妄直言。
  • :古代明君,象征仁政。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翁,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与兄长共同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诗词风格自然清新,擅长抒情。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辙晚年,表达了他对健康虚弱的无奈与对过往田园生活的怀念,同时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与对真诚言论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摹,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感受。开篇以“羸病不堪金束腰”直入主题,直白而有力地表达了对健康缺失的痛苦与对尘世繁华的无奈,暗示着内心对真实生活的向往。接着“永怀江海旧渔樵”,则是对简单生活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热爱。

“对床贪听连宵雨”一联,生动描绘了与友人共度静谧夜晚的闲适时光,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相对的“奏事惊同朔旦朝”则突显了现实生活的无情与压力,诗人在此感受到来自社会的责任与重担。

最后几句则转向对功名的反思与自我认知,苏辙以“大耿功名元自异”自谦,表露出他对名利的淡薄和对内心追求的坚守。“一封同上怜狂直”则是向友人倾诉内心的渴望,展现出他对真诚直言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充分体现了苏辙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表达了身体的羸弱与对生活的无奈。
    • 第二句怀念自然的渔樵生活,表达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 第三句描绘夜雨中与友人对话的情境,感受宁静。
    • 第四句则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感到被责任所惊扰。
    • 第五句提到功名的追求本就不同,反映出对个人价值的思考。
    • 第六句中隐居生活的淡泊,阐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第七句寄信恳求理解,表达了对真诚对待的渴望。
    • 第八句以尧舜自喻,期望能在言论上得到自由。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金束腰”象征地位。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通过意象的生动描绘,营造出一种沉浸的氛围。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过往田园生活的怀念,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真诚言论的渴求,显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 江海:象征着自由与自然的生活。
  • 渔樵:代表着简单与朴实的生存状态。
  • 连宵雨:象征着宁静的夜晚,增添了诗的柔和感。
  • 朔旦朝:新月的清晨,象征新的开始与责任。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羸病”指的是什么?

      • A) 健康
      • B) 身体虚弱
      • C) 富贵
    2. “对床贪听连宵雨”中,“贪听”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无聊
      • B) 对宁静的享受
      • C) 对雨的厌烦
    3. 诗中提到的“尧”指的是?

      • A) 诗人
      • B) 古代明君
      • C) 渔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宵》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辙与苏轼的作品,二人在生活态度上存在差异,苏辙更倾向于对自然的眷恋,苏轼则更关注人生哲学与人情世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精华解读》
  • 《苏辙与苏轼的诗词世界》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闻彝叟游展江亭 依韵答钦之学士草堂见寄 答辛子庄惠梅花之什 和微之游湖春夏秋冬四绝 送尧夫知陈州 席上探得游字钱两浙提刑张吉老 和圣俞饮廷老家晚又饮原甫家 读白乐天传及文集 和象之河上见怀之作 和景彝圣俞马上见槐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止字旁的字 器志 緑珠坠楼 提手旁的字 怪模怪样 包含倒的成语 慕求 骨化形销 由近及远 竹馆 甘字旁的字 一瓶一钵 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香字旁的字 历兵秣马 无所不至 建之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