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林笋复生》

时间: 2025-05-09 18:18:30

诗句

春寒侵竹竹憔悴,父老皆云未尝记。

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

从地涌出长如人,一一便有凌云气。

吾家老圃倦栽接,但以岁寒相妩媚。

一朝纷纷看黄落,嵇阮相过无醉地。

阴阳往复知有数,已病还瘳非即死。

呼童径语邻舍翁,种竹未改当年意。

姚黄左紫终误人,千叶重台定何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8:18:30

原文展示:

林笋复生 春寒侵竹竹憔悴,父老皆云未尝记。
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
从地涌出长如人,一一便有凌云气。
吾家老圃倦栽接,但以岁寒相妩媚。
一朝纷纷看黄落,嵇阮相过无醉地。
阴阳往复知有数,已病还瘳非即死。
呼童径语邻舍翁,种竹未改当年意。
姚黄左紫终误人,千叶重台定何事。

白话文翻译:

春寒侵袭,竹子憔悴,村里老人都说从未见过这样的情景。偶尔雷雨来袭,积水深达一尺,才知道这是南园的众多君子们的功劳。从地里涌出的竹子,长得像人一样高,都有凌云之气。我家老园子种竹子已经厌倦,只是以岁寒的姿态来吸引人。一朝一夕,看到竹叶纷纷落下,嵇康和阮籍在这里相遇却无酒可醉。阴阳轮回有定数,病好了也不等于必死。呼叫小孩去询问邻居的老翁,种竹的心意仍未改变。姚黄和紫芋终究是误人,千叶重台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 憔悴:形容竹子因寒冷而枯萎。
  • 重台:古代建筑,通常指楼台或阁楼,这里可能指繁华的象征。
  • 姚黄左紫:指代花卉,象征美丽与迷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字子瞻,号涧田,兄长苏轼。苏辙以诗文并重,擅长古文,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写于春寒之际,表达对自然生命力和人类情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林笋复生》通过描绘春寒对竹子的影响,展现了自然界的复苏和生命的顽强。诗的开头以“春寒侵竹竹憔悴”引入,描绘了竹子在寒冷中受到侵袭的景象,反映出自然界的无情与脆弱。然而,随后的“偶然雷雨一尺深”则转折出生命的希望,表现了雷雨对竹子的滋润和南园“君子”们的生长。诗中以“从地涌出长如人”描绘竹子的生长,象征着人类在苦难和挑战中奋起的精神。

在后半部分,诗人感叹老园的倦怠,但仍然保有对竹子的热爱,表现出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珍惜。诗的结尾“姚黄左紫终误人,千叶重台定何事”则引人深思,仿佛在说美丽的事物也可能带来误导,提醒人们要理智看待事物的表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春寒侵竹竹憔悴:春天寒冷,竹子因而憔悴。
    2. 父老皆云未尝记:村里的老人说从未见过这样的情景。
    3. 偶然雷雨一尺深:偶尔的雷雨,使积水深达一尺。
    4. 知为南园众君子:这雨水是南园的君子们的滋润。
    5. 从地涌出长如人:竹子从地里冒出,长得像人一样高。
    6. 一一便有凌云气:每根竹子都显现出凌云的气度。
    7. 吾家老圃倦栽接:我家老园子种竹子已经厌倦。
    8. 但以岁寒相妩媚:但仍以岁寒的姿态来妩媚。
    9. 一朝纷纷看黄落:一天看到竹叶纷纷落下。
    10. 嵇阮相过无醉地:嵇康和阮籍相遇却没有酒醉的地方。
    11. 阴阳往复知有数:阴阳循环有一定的规律。
    12. 已病还瘳非即死:病好了也不一定意味着死亡。
    13. 呼童径语邻舍翁:呼叫小孩去问邻居的老翁。
    14. 种竹未改当年意:种竹的心意仍未改变。
    15. 姚黄左紫终误人:姚黄和紫色花卉终究误导人。
    16. 千叶重台定何事:千叶重台又有什么意义呢?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长如人”)、拟人(“竹憔悴”)、对仗(“阴阳往复”)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竹子:象征坚韧和高洁的人格。
  • 春寒:代表着自然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 雷雨:象征生机的来临和希望的重生。
  • 黄落: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寒侵竹竹憔悴”表现了什么?

    • A. 竹子的坚韧
    • B. 春天的寒冷影响竹子的生长
    • C. 村民对竹子的喜爱
  2. “偶然雷雨一尺深”指的是什么?

    • A. 大雨带来的生机
    • B. 竹子被淹没
    • C. 雷雨的频率
  3. 诗中提到的“姚黄左紫”象征什么?

    • A. 美丽与迷惑
    • B. 竹子的生长
    • C. 村民的心情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题西林壁》与苏辙的《林笋复生》,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前者强调的是人的心境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是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全集》
  • 《中华诗词大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双槐晚秀三月一日初见新叶 感遇二十五首 京师阻雨二首 寄题何戢秀才琬琰堂 哭蔡彦规二首 雨霁 戏作雪狮绝句 大雪中李提举惠玻璃泉两榼二首 荒园 七月六日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业精于勤 吵吵闹闹 愤世疾俗 去离 乙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依违两端 虫字旁的字 随事制宜 女店主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风字旁的字 发硎新试 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蔑然 蹶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