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种蔬》

时间: 2025-04-26 05:42:04

诗句

贫舍无旨蓄,种圃治寒蔬。

纵横数席间,灌溉亦勤劬。

积雨有新甲,时摘付中厨。

何劳樊迟学,当问汉阴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04

原文展示:

贫舍无旨蓄,种圃治寒蔬。纵横数席间,灌溉亦勤劬。积雨有新甲,时摘付中厨。何劳樊迟学,当问汉阴夫。

白话文翻译:

在贫穷的家中没有珍贵的积蓄,我种植菜园来治理寒冷时节的蔬菜。在几席之间纵横种植,灌溉也非常勤劳。积存的雨水让蔬菜长出了新芽,时常摘取交给厨房。何必要劳烦樊迟来学习,应当向汉阴的农夫请教。

注释:

  • 旨蓄:珍贵的积蓄。
  • 圃:菜园。
  • 寒蔬:寒冷时节的蔬菜。
  • 纵横:这里指种植的布局。
  • 勤劬:勤劳。
  • 新甲:新芽。
  • 樊迟:春秋时期的人物,孔子弟子,曾向孔子学习农事。
  • 汉阴夫:汉阴的农夫,指有经验的农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贫困中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和对农耕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闲暇时漫步西园,看到自己种植的蔬菜而有所感发,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农耕文化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贫困中自力更生,种植蔬菜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诗中“纵横数席间,灌溉亦勤劬”描绘了作者勤劳的身影,而“积雨有新甲,时摘付中厨”则生动地表现了蔬菜生长的过程和作者的日常生活。最后两句“何劳樊迟学,当问汉阴夫”体现了作者对农耕文化的尊重,认为真正的农耕知识应当向有经验的农夫学习,而不是仅仅依赖书本知识。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贫舍无旨蓄:开头即点明家境贫寒,没有珍贵的积蓄。
  • 种圃治寒蔬:在菜园中种植蔬菜,以应对寒冷时节。
  • 纵横数席间:种植的蔬菜在几席之间纵横分布。
  • 灌溉亦勤劬:灌溉工作也非常勤劳。
  • 积雨有新甲:积存的雨水让蔬菜长出了新芽。
  • 时摘付中厨:时常摘取蔬菜交给厨房使用。
  • 何劳樊迟学,当问汉阴夫:何必劳烦樊迟来学习农事,应当向汉阴的农夫请教。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纵横数席间”比喻种植的布局。
  • 拟人:“灌溉亦勤劬”中的“勤劬”赋予了灌溉工作以人的勤劳特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赞美简朴的农耕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强调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知识应当来自实际操作和有经验的人的传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贫舍:贫穷的家。
  • 圃:菜园。
  • 寒蔬:寒冷时节的蔬菜。
  • 新甲:新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纵横数席间”指的是什么? A. 种植的蔬菜布局 B. 书桌上的书籍 C. 花园中的花坛 D. 田野中的庄稼

  2. “何劳樊迟学,当问汉阴夫”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樊迟应该学习农事 B. 汉阴的农夫不需要学习 C. 真正的农事知识应当向有经验的农夫学习 D. 樊迟和汉阴的农夫都不需要学习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种蔬》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展现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热爱,但张耒的诗更加注重实践经验的传授,而陶渊明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多首诗作,可以与张耒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查询

谒金门(惜春) 谒金门·休只坐 谒金门 谒金门 画梅 谒金门 谒金门 同幼甥祜儿晚饭 谒金门 再和邦直 谒金门 桐江旅舍雨眺 谒金门 依韵和孤蟾四阕 谒金门·文章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炒的词语有哪些 养老送终 凵字底的字 大难不死 忿火中烧 疋字旁的字 封门 入铁主簿 豸字旁的字 出于无奈 悬缒 虾蟆泉 包含饮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行窳 老迈 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