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6:48
俞公达待制挽词二首
作者:秦观
词场英妙气如虹,
出入青云见事功。
流马木牛通蜀漕,
葛巾羽扇破渠戎。
风生使者旌旄上,
春在将军俎豆中。
诏墨未乾人奄忽,
伤心江汉日倾东。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俞公的才华和成就,形容他如虹般的气势,出入于青云之中,见证了他卓越的功绩。流马和木牛的运输使得蜀地的水路畅通,葛巾和羽扇的形象则象征着他在战争中的灵活和聪明。风起时,传递信息的旗帜高高飘扬,春天的气息在将军的宴席中回荡。然而,皇帝的诏书尚未干,俞公却猝然离世,让人心痛,仿佛江汉的阳光也因悲伤而倾斜。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婉约词,风格细腻、情感丰富。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常常融入对时局的感慨。
这首挽词是在俞公达去世后,秦观表达对其的哀悼和怀念之情。俞公达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一位卓越的官员,具有非凡的才能和贡献。
这首挽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文字,展现了俞公达的才能与成就。开头两句“词场英妙气如虹,出入青云见事功”以夸张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俞公达在词坛上的卓越地位和他与生俱来的才华。接着,诗人描绘了俞公达的政治成就,运用“流马木牛”这一典故,巧妙地表达了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中间部分“风生使者旌旄上,春在将军俎豆中”则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战场的气氛和宴席的热闹。最后两句“诏墨未乾人奄忽,伤心江汉日倾东”则转入悲伤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俞公达突然去世的震惊与惋惜。整个诗篇结构严谨,情感层次丰富,展现了秦观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时局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同时也讴歌了俞公达的才华与成就,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挽词主要表达了对谁的哀悼?
a) 秦观
b) 俞公达
c) 王安石
“风生使者旌旄上”中“旌旄”指的是什么?
a) 军旗
b) 书信
c) 诗稿
诗中提到的“葛巾羽扇”象征着什么?
a) 战争
b) 文人雅士
c) 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