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5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56:29
茫茫信马行,不似近都城。
苑吏犹迷路,江人莫问程。
聚来千嶂出,落去一川平。
日暮客心速,愁闻雁数声。
在广阔的沙苑中任马奔行,感觉并不像靠近都城。
苑中的官吏仍然迷失在路上,江边的人没有人询问行程。
群山聚集而来,渐渐向远方延伸成一片平坦的河川。
黄昏时分,客人的心情愈加急促,只因听见几声悲鸣的雁声。
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是“雁”常象征着离别与思乡,黄昏的雁声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作者介绍:郑谷,唐代诗人,字子真,号青山,晚唐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诗风多样,既有清新自然的风格,也有深沉忧郁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郑谷游历沙苑时,表达了他对旅途艰辛的感受与思乡之情。唐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反映了社会现实。
《沙苑》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茫茫信马行”,描绘了诗人漫无目的的旅程,与“近都城”的对比,暗示着一种远离都市喧嚣的孤独感。紧接着对苑吏的描写,表现出无助与迷茫,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氛围。此时,诗人处于一个既美丽又令人心生愁苦的环境中。
最后两句“日暮客心速,愁闻雁数声”,在黄昏时分,客人的心情愈发急促,暗示着对归乡的渴望与忧愁,尤其是雁声的反复出现,象征着离别与思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眷恋,展现了郑谷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孤独、迷失与思乡的主题展开,通过自然景色映射内心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故土的思念。
诗词测试:
诗中“苑吏犹迷路”的意思是:
A. 苑吏非常聪明
B. 苑吏也在迷路
C. 苑吏帮助游客
D. 苑吏很忙
诗中提到的“日暮”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急促与愁苦
C. 宁静
D.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