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3:5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3:54:45
殷红浅碧旧衣裳,
取次梳头暗淡妆。
夜合带烟笼晓日,
牡丹经雨泣残阳。
低迷隐笑原非笑,
散漫清香不似香。
频动横波嗔阿母,
等闲教见小儿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容貌和情感。她身穿殷红和浅碧的旧衣裳,随意梳理头发,化妆显得暗淡无光。夜合花的香气在晨曦中弥漫,雨后盛开的牡丹在残阳中显得格外忧伤。她的微笑似乎并不是真心的,散发出来的香气也与往日不同。她频频投去怒目,似乎是在责怪母亲,而这份情绪却让她轻易地见到了小儿郎。
作者介绍: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诗人,著名的文学家,和白居易并称“元白”。他以诗、文、词等多方面的成就,尤其以其乐府诗著称。
创作背景:元稹的这首《莺莺诗》反映了他对爱情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女子情感复杂,既有对爱情的渴望,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唐代女性的内心世界。
《莺莺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捕捉了一个女子的内心活动。开篇的“殷红浅碧旧衣裳”勾勒出女子的外在形象,暗示了她的青春与美丽,但随即转向“取次梳头暗淡妆”,透露出一种忽视和心情低落。接下来的“夜合带烟笼晓日”与“牡丹经雨泣残阳”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女子内心的忧伤与孤独。诗中“低迷隐笑原非笑”,展现了微笑背后的悲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在情感的表现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夜合”和“牡丹”,通过它们的特性来映射女子的情感波动。同时,诗中也不乏对母亲的情感投射,“频动横波嗔阿母”,显示出女子对情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最后一句“等闲教见小儿郎”似乎在表达一种无奈的接受,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无力感的交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唐代女性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夜合带烟笼晓日”中的“夜合”指的是哪种植物?
诗中表现女子情感复杂的句子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元稹的《莺莺诗》和白居易的《离骚》,两者都描写了爱情与失落的主题,但元稹更为细腻地表现女子的内心情感,而白居易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的孤独与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