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4:49
作者: 马戴 〔唐代〕
战回脱剑绾铜鱼,
塞雁迎风避隼旟。
欲识前时为郡政,
校成上下考新书。
这首诗描绘了战斗归来后将剑脱下,挂上铜鱼的情景,像北方的雁在风中避开猛禽的旗帜。我想了解你以前作为郡守的政绩,特意来翻阅新旧的记录。
作者介绍: 马戴(约710-785年),字景山,号白云,唐代诗人,生于河南,仕途平稳,以五言诗见长,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中期,彼时政治稳重,马戴作为文人,对地方官员的治理情况感兴趣,表达了对崔使君的敬意和对其政绩的探求。
这首诗通过战后归来的情景,引入对崔使君的赞美,体现了士人对官员的敬仰和对其政绩的关注。开篇以"战回脱剑"引出,生动描绘了士兵经历战斗后的状态。这不仅是对崔使君过去政治的回忆,也是对其未来的期待。铜鱼的意象带有一种古老的文化象征,暗示着安宁与和平的到来。
中间句子“塞雁迎风避隼旟”则用自然界的现象来比喻政治上的智慧和应变能力,体现了士人对政治环境的敏锐观察。结尾的“校成上下考新书”则表达了对过去政治的反思与总结,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通过自然与人事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崔使君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治理的期盼。诗中蕴含的历史感和文化感,使其在艺术表现上更加丰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政治的关注和对历史的反思,同时也显示出对崔使君的尊敬和对未来治理的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战回脱剑”的含义是什么?
“塞雁迎风避隼旟”中的“塞雁”指的是什么?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哪个人物的敬仰?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与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