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0:19
岳阳楼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行尽清溪日已蹉,
云容山影两嵯峨。
楼前归客怨秋梦,
湖上美人疑夜歌。
独坐高高风势急,
平湖渺渺月明多。
终期一艇载樵去,
来往片帆愁白波。
行尽清溪,太阳已经落下,
云彩的映衬下,山影高耸而峻峭。
楼前归来的游子,怨恨着秋天的梦,
湖上的美人,疑惑着夜晚的歌声。
我独自高坐,狂风呼啸而过,
平静的湖面,明亮的月光洒满。
最终期望一只小船带着樵夫离去,
往来行驶的帆船,愁绪如白色波浪。
典故解析:
“岳阳楼”是岳阳的一座楼,历代文人骚客对此有过许多描写,尤其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经典。诗中提到的“归客”和“美人”体现了对游子归家的思念和对离人的牵挂。
刘长卿,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情感细腻,景色描写生动,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创作于唐代,刘长卿在岳阳楼游玩时,触景生情,借助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游子与美人以及生活的感慨。
《岳阳楼》是刘长卿的一首描绘自然与人生感悟的诗。诗中描写了岳阳楼前的自然景观,流动的清溪、巍峨的山影、湖面上的明月等元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的开头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给人以一种惆怅的感觉。接着,诗人引入了“归客”和“美人”,他们的存在让自然景色更加生动,感情更加深厚。归客的怨恨与美人的疑惑,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感受,更是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思念。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独坐高楼,感受到强风的急促,增添了孤独的氛围。在浩瀚的平湖上,月光洒满,显得格外宁静,但内心的愁绪却如白波般涌动。最终,诗人希望能乘着小船离开,带着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依恋,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交织,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人心的复杂,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动。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对归家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感悟。
《岳阳楼》的作者是谁?
“行尽清溪日已蹉”中的“蹉”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美人”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