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3:29
秋夜雨中,诸公过灵光寺所居
晤语青莲舍,重门闭夕阴。
向人寒烛静,带雨夜钟沈。
流水从他事,孤云任此心。
不能捐斗粟,终日愧瑶琴。
在秋雨的夜晚,诸位朋友来到了灵光寺。
我在青莲的住所与他们交谈,门紧闭着,傍晚的阴影笼罩着。
对着人群,烛光冷冷清清,雨水滴落,夜里的钟声显得沉重。
流水不再关注其他的事情,孤云随意漂浮,听任我的心情。
我无法舍弃那一斗的谷物,整日感到愧疚,像是未能弹奏出美妙的瑶琴。
作者介绍:刘长卿(约709-785),字宗宪,唐代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淡泊名利的情怀,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秋夜,正值雨季,诗人和友人聚会在灵光寺。诗中透出对世事的淡然和对自我情感的探寻,反映了诗人在面对人生和艺术时的复杂心态。
《秋夜雨中,诸公过灵光寺所居》是一首描绘秋夜情景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晤语青莲舍,重门闭夕阴”,通过交谈的情景引入,给人一种亲切感,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封闭与孤独。接着“向人寒烛静,带雨夜钟沈”,在静谧的夜晚,烛光微弱,钟声沉重,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中间的“流水从他事,孤云任此心”则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流水不再关心世俗的纷扰,孤云随心所欲,展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最后一句“不能捐斗粟,终日愧瑶琴”则是对自我的反思,诗人感到无法舍弃世俗的物质,而心中又对未能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感到愧疚,这种矛盾的情感更是深化了整首诗的主题。
整首诗在意境的营造上,既有自然的美感,又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艺术和自我的思考,体现出唐代诗歌的高超艺术成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世俗与内心的冲突,诗人在追求艺术与情感表达的同时,又无法摆脱物质的束缚,体现了唐代诗人的普遍心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晤语青莲舍”指的是:
A. 诗人与朋友的交谈
B. 诗人的居所
C. 诗人的理想
D. 以上皆是
“寒烛”在诗中主要表现了:
A. 温暖
B. 孤独与冷清
C. 希望
D. 喜悦
“流水从他事”这一句的意思是:
A. 流水在关注世事
B. 流水不再关心世事
C. 流水象征时间
D. 流水是诗人的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