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8:03
柴门草舍绝风尘,
空谷耕田学子真。
泉咽恐劳经陇底,
山深不觉有秦人。
手栽松树苍苍老,
身卧桃园寂寂春。
唯有胡麻当鸡黍,
白云来往未嫌贫。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纷扰的隐居生活。柴门和草舍遮绝了外界的风尘,空旷的山谷里,农田里真有学子在耕作。泉水流淌,似乎担心打扰到田间的劳作,山中深处,竟然没有人察觉有秦人(指外来者)。手中栽种的松树已显苍老,身卧于桃花盛开的园中,春天的寂静令人沉醉。唯有胡麻代替了鸡米和黍米,白云在空中悠然来去,生活的贫困并未让人感到厌烦。
作者介绍:刘长卿,字季长,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09年,卒于公元785年,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隐逸生活。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刘长卿隐居于山林间的某个春天所作,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泊心态。唐代政治动荡,诗人远离朝政,选择隐居,自然成为了他创作的重要源泉。
《寻龙井杨老》是刘长卿代表性的田园诗之一,诗中透出一种宁静而质朴的生活情感。开头两句以“柴门草舍”描绘了隐居的环境,展现出一种远离尘世的生活态度,给予读者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诗人通过“空谷耕田”表现了人们在大自然中辛勤劳作的真实场景,传达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泉咽恐劳经陇底”,一方面强调了自然的宁静,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耕作人们的关怀,展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而“山深不觉有秦人”,则暗示了隐居生活的孤独与安宁,虽然身处深山,但仍有对外界的隐约感知。
后半部分诗句“手栽松树苍苍老,身卧桃园寂寂春”,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生活状态,一方面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另一方面则是对春天自然美好的享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沉思与感悟。“唯有胡麻当鸡黍,白云来往未嫌贫”,则更是强调了生活的简朴与满足,白云的悠然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泊。这种精神在当代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隐逸生活的理想,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反映出一种超脱的生活哲学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柴门草舍”象征什么?
A. 繁华
B. 隐逸生活
C. 战争
“唯有胡麻当鸡黍”中的“胡麻”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作物
C. 一种饮料
诗中“山深不觉有秦人”反映了什么?
A. 对外部世界的感知
B. 对自然的依赖
C. 对人际关系的疏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寻龙井杨老》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丰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