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3:42
原文展示:
别云间 夏完淳 〔明代〕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山河一作河山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白话文翻译:
三年来我四处漂泊,像一个旅人,今天我又戴上了南方的帽子。 面对着无尽的山河,我的泪水无法停止,谁能说这天地是宽广的呢? 我已知道死亡的路近在眼前,但要离开我的故乡,心中充满了难舍。 我坚定的魂魄将会归来,那时,我将在空中看到那灵旗飘扬。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完淳(1631-1650),明末清初的抗清英雄和诗人,字存古,号小隐,江苏吴江人。他少年时期即有文名,后因参与抗清活动被捕,英勇就义。夏完淳的诗歌多表现其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对故乡的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夏完淳在被捕前夕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死亡的无畏。诗中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接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死亡的无畏。诗中“无限山河泪”一句,既表达了对国家山河的悲痛,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无尽哀愁。而“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展现了作者面对死亡的坦然和对故乡的难舍。最后两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则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对英魂归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情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死亡的无畏,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忧虑。通过对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诗歌展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山河泪”比喻什么? A. 对国家山河的悲痛 B. 对个人遭遇的悲伤 C. 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D. 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中“泉路”象征什么? A. 死亡 B. 旅行 C. 归乡 D. 战争
诗中“灵旗”象征什么? A. 英魂和归来的意志 B. 战争的胜利 C. 国家的繁荣 D. 个人的荣誉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